天微涼,11月的重慶小雨淋淋瀝瀝的下了起來。明明趕早的窗外突然顯得天色近晚。似有風云變幻之勢。
昨夜點融網即將融資5億美金,變身互金獨角獸的消息不脛而走刷爆朋友圈,當時筆者與幾個小伙伴在一起討論,不過之后細細想想似乎很有趣。
風投為什么變瘋投,國資、上市大資本為什么著急�?偟膩碚f那是因為這個市場真的比想象的還要大,以前我們談行業,談生意規模千億就能夠讓人為之向往。但互金出現之后,我們從金融角度切入金融細分領域看,真的很大,天朝的GDP破10萬億美金大關,達到老美GDP的60%,銀行總資產135萬億,債券的存量是35萬億,股票是37萬億等,我們講的再也不是什么幾千億,上萬億的規模市場,我們面對的是十萬億,百萬億甚至是千萬億。
這是一塊很大的蛋糕,誰都想進來分一杯羹,所以大家才會看到上半年BAT的金融領域加速布局,匹凸匹,屁吐屁的熱臉貼金,以及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如同飛蛾撲火一樣的新涌入者。
畫面雖然很美,丑聞重來沒有間斷,于年關之際卻出現了兩起詭異的投資,所以筆者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的說一說。
一、成交幾百萬,融資6500萬美金估值20多億的美利網。
其實這個故事有多個版本,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說一說。
傳統版本:滿足VC的所有要求,團隊、方向、政策、資源。
團隊:其一:豪華的陣容,銀行從業者,互聯網從業者,民間金融從業者,涵蓋多個領域。其二:從0到1的有利網完美從業經驗,掌握平臺發展各個瓶頸階段的的突圍技巧;其三:團隊超強的影響力以及劉雁南個人獨特的管理領導能力,可以將整個團隊擰成一根繩,既是鏈接點,也是平衡點。其四:競爭優勢明顯,相比很多平臺的團隊,美利網的團隊不管是從個人還是從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以及團隊之間的配合已經過了磨合期,完全可以上手就來。
方向:在今年的創投圈里,在互金領域里面有這么幾個方向一直受到了創投圈的追捧。第一:財富管理領域,前段時間新聞報道,中國的中產階級人群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2億,并且首次超越美國居全球之首,所以形成的市場就是這一些中產階級必然要尋找理財渠道,而天朝單一的理財渠道比如:房和股票,將會把這一群人大量推向互金領域。第二個領域就是消費金融,這是國家3架馬車之一,而目前互金做的就是改變消費模式,多維度多元化升級消費場景。剩下的方向還有供應鏈,三農,征信,大數據等方向基于篇幅有限,就不過多介紹。而美利網的切入點正好迎合創投圈投資的方向。
政策:這一塊筆者就省略了,對于消費國家當然是鼓勵的啦,霜降再降降了還降,現在再來個新發人民幣,鬧的緋聞卻是大媽不認識新人民幣把顧客帶到派出所,之間彎彎繞繞就不多說了。
資源:三快一緊,快的場景切入,快的產品設計,快的風控把控,緊密的團隊粘合力和執行力,全部來源于資源。
金融、資本圈版本:身在曹營心在漢。
從最初的離職風潮,到有利網的融資發布,再到內部內斗曝光,再到苦大仇深政見不合憤然離家創業。因為年輕,我可以重新開始,因為履歷豐富,可以獲得資源,因為有故事,而且故事很美調動了所有關注雁南兄去留的粉絲的情緒波動,所以獲得風投。故事很美,符合商業邏輯,資本邏輯和風投邏輯——行業領袖→深受委屈→苦大仇深→粉絲不平→出門創業→粉絲支持→情緒營銷→口口相傳→莫名崇拜+口碑→互金獨角獸。
畫面雖然很美,可是讓筆者一直想不明白的就是為什么會是6500萬美金,20多億的估值,然后在想一想有利網現在的規模和現狀,似乎稍微明了。
二、神奇的付融寶
13年上線的付融寶算得上是行業的老將,走過團長興起的年代,旅過高息平臺的追打,扛過大額資本的追打,算得上是百折不死,越挫越勇。而于今年啟動10月啟動的3.5億融資,堪稱刷新行業臉面,再造一輪瘋潮。
對于這個神奇的網站筆者其實比較奇怪,更多的也許是看不懂,首先是強硬的對賭協議,據相關新聞報道:中技控股的對外投資公告中顯示,截至2015年8月26日,標的公司的付融寶平臺累計成交總金額約為19.7億元,余額約為6.5億元(最終以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為本次交易對標的公司進行審計而出具的審計報告為準)。原股東承諾標的公司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的累計成交總金額不低于30億元,余額不低于11.8億元。同時,原股東承諾標的公司的付融寶平臺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的累計成交總金額不低于45億元,余額不低于18億元;原股東承諾標的公司的付融寶平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的累計成交金額總額不低于70億元,余額不低于24億元。目前平臺累積成交26.5億,于年關前完成任務應該問題不大。
可是筆者擔心的卻是:在以往的平臺與上市公司合作案例中,往往半年之后會出現重大分歧,原因如下:其一、平臺故意滯后風險,或者肆意加大發展力度,導致項目質量下降。半年之后,壞賬陡增,上市公司就不干了,結果就會出現團貸的憂傷,其二、找到爹了,金融資本屬性凸顯,如果僅僅還是局限于民間,那么爹可能就要不滿意了,所以將會直接考驗平臺的資本金融對沖風險能力;其三、你就是爹的錢袋子,爹給你的標準快去做,融到錢了爹給你債權就是,美其名曰供應鏈金融好不好?
其次是其宣布的切入消費金融領域,涉及人群定位于20-30歲的結婚、裝修、消費等消費金融。對于其涉及消費金融領域筆者有如下幾個疑點:第一、切入消費金融,必有消費場景,所以場景何來;其二、20-30歲在當下的環境之下屬于個人資產積累緩慢,嚴重透支未來收入的年齡段,風險自然不言而喻;第三、20-30歲人群流動性太強,難以控制,催收成本過高;第四:20-30目前還屬于征信盲區,風控怎么提高違約成本,創新的商業模式必然面臨新的風險,風險怎么規避。第五、守信才能授信,對于信用缺失的人群,隨意提高其消費需求,引導彼此達成協議,完全是培養這個群體的不良習慣,一個新的借新還舊市場會不會形成值得所有的參與者思考。所以基于以上幾點,筆者對于該平臺面臨的挑戰略有疑慮。
最后可能基于筆者淺見,未能看到3.5億的價值,所以只能納入神奇的融資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也許奇葩明年變巨頭也不足稀奇,所以權當筆者無聊之時的一點調侃了。
推薦閱讀
最近P2P行業巨頭成為央視標王開創這個新興行業品牌宣傳的第一個標桿,也惹得周圍很多人議論紛紛,很多吃不到葡萄的人還因此想黑上一筆,說什么央視廣告也不安全,P2P平臺如此燒錢必死無疑之類的觀點,我是從根底上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揭秘寒冬之際P2P行業兩起奇葩融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