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的“信貸資產抵押再貸款”新政在網絡上引起一片熱議,所謂放水、中國式量化寬松的解讀也廣為流傳。依本人看來,不管存不存在所謂的量化寬松,央行此舉對P2P行業產生的影響都是實實在在的,一定程度上還將促使行業格局發生變化,迫使P2P平臺轉型。

1
降息潮來臨,P2P平臺如何應對?
長期以來,高息就如同一把懸在P2P行業頭上的達摩克斯之劍。雖然所謂的“高息攬儲”策略能夠幫助P2P平臺在發展初期吸引一定數量的投資人,快速做大體量,但隱藏在高息背后的風險卻導致了投資人和平臺的雙失。
2014年年末,恒融財富、中貿易融等多家高息平臺接連爆雷,近萬投資人在這幾起高息詐騙案件中血本無歸。對于平臺而言,在允許存在利差的前提下,給投資人的收益越高,對借款方的借款利率就越高。通常在信貸市場中,愿意承擔高利率借款的企業有90%都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如果借款資金在投入使用之后,無法獲得高于借款成本的收益,就會出現逾期、壞賬等極端事件。鑒于現階段P2P行業普遍承諾兜底,持續的壞賬將導致平臺無力消化利空,一旦資金鏈斷裂,不僅平臺面臨兌付危機,投資者也會損失慘重。
一方面,高息不僅壓縮平臺的利潤空間,高成本融資背后的次級資產更是增加了平臺的項目風險、拔高壞賬率,對于謀求健康發展的平臺來說,高息明顯不具備可持續性。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發展,投資人初期教育基本完成,再加之多起高息風詐騙案件警醒在前,投資人有回歸理性的趨勢。再加上今年年內,央行多次降息、降準,推動市場利率下行,如今又適逢寬松貨幣政策出臺,P2P行業極有可能爆發一次大規模的降息潮。對于P2P平臺來說,未來的機遇得益于降息,但當前的更大挑戰也來自于降息。
第一,對于部分缺乏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的平臺來說,突發性的降息極易引起資金流出,以致用戶流失。因此,這類型平臺在降息之前,應該判斷好投資人對平臺的黏連程度、預測此輪降息中可能流失的用戶數量。
第二,降息之后平臺或將面臨持續的資金流出,平臺是否能夠承擔連續性的、大規模的兌付?P2P行業的用戶市場,多是靠燒錢推廣和高息誘餌建立起來的,換言之,投資者對平臺普遍缺乏黏性。一旦無“利”可圖,就會迅速流失,而用戶的流失即是資金的流失。平臺應當自問:如果較長時間內資金流出大于流入,平臺的自有資金能否承擔得了長期的兌付壓力?
第三,降息平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面臨業務增長緩慢的局面。長期以來,P2P行業吸引用戶的方法不外乎兩種:燒錢和高息。平臺降息之后,失去了高收益作為誘餌,無疑會弱化平臺的“拉新”能力,從而導致業務量銳減,擴張速度緩慢。在行業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平臺在減速之后,是否還有信心保證自身不被行業淘汰?
資產端競爭加劇
在過去的文章里,我也不止一次強調過P2P行業的未來競爭格局將聚焦在資產端。如今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劇P2P行業在資產端的競爭。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信貸資金增加,銀行放貸空間放寬。眾所周知,過去商業銀行在存貸利率及信貸投放等方面都受到央行的嚴格限制,由此對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設立了諸多門檻,導致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獲得低成本融資。如今新政的出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增強了信貸資金的充裕性,此前被銀行拒之門外的借款項目,則有可能被重新吸納。其次,寬松貨幣政策有利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通俗地講,市場上流動的資金增多了,民間借貸企業就會由原先的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資金行情一路走低,從而促使利率下行,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在銀行放貸空間寬松和社會融資成本降低兩大因子的催化下,融資成本普遍較高的P2P平臺不得不面臨優質資產流失的局面。由此,P2P平臺在優質資產開發上的瓶頸還未突破,資產流失的棘手問題又接踵而來,為了緩解眼下的“資產之困”,P2P平臺大約有兩條路可以走。
其一是降低資產端融資成本以吸引優質資產。一般來說,金融產品的定價是由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組成的,無風險利率與同期市場利率持平,而風險溢價部分則由資產質量決定。長期以來,P2P行業所面對的信貸資產多數都差強人意,平臺不得不通過提高風險補償率來覆蓋風險。換言之,P2P行業融資成本與資產質量成反比。再加之當前貨幣政策寬松,社會融資成本降低,低成本融資渠道增多。如果P2P行業資產端融資成本持續高企,無疑會加速優質資產的流失。相反,P2P平臺在資產端降低融資成本,向低成本融資渠道轉型,才有利于吸納優質資產。
其二是引入海外優質資產以突破資產開發瓶頸。P2P行業在優質資產開發上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近幾年來,宏觀經濟環境持續下行,從而導致資產質量整體下滑,資產風險不斷升高,優質資產的稀缺性更加凸顯;二是隨著行業規范化進程的加速,投資人市場還將迎來一輪井噴,屆時所釋放的理財需求巨大,現有的優質資產供應遠遠無法滿足未來的用戶市場。為此,多家行業巨頭已經開始對接海外P2P平臺,嘗試引入海外優質資產,將其銷售給國內投資者。對于當前資產端供應嚴重不足的P2P行業而言,對接海外資產極有可能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推薦閱讀
放眼未來,互聯網金融的廣闊前景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已經展現出勃勃生機,那么在P2P網貸行業步入萬億時代之后,究竟會是繼續調整增長>>>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