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的P2P,從2005年開始在英美等發達國家逐步成熟,2007年進入中國。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已經超過7500億元人民幣。國內P2P行業應該是經歷了模式引進、快速擴張、風險爆發和政策調整4個階段,經歷過三個階段的平臺除了已經犧牲的,基本都做大做強了,有了很多先入為主的優勢,而在第四個階段進入P2P行業的其他行業的巨頭目前也是風生水起。
P2P網貸行業由于進入門檻較低、盈利模式簡單、投資周期較短,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使得P2P網貸行業一直處于迅猛發展的狀態。與之成正比的是P2P網貸平臺數量的劇增,從2009年的9家增至目前的2000多家。 那么現在P2P行業是不是還有機會?P2P格局初現,垂直細分領域將是行業發展的出路。各種各樣的P2P平臺在整個行業中慢慢的凸現出來。那么這些P2P平臺運營到底在運營些什么東西呢?
我從4個步驟解釋P2P平臺的運營工作。分別是找對平臺定位、完善平臺品牌、得到用戶認可和傳遞平臺價值,我就是通過做好這些東西來打造小而美、小而穩的本地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平臺。
首先是找準平臺定位。中國的P2P借貸平臺同質化嚴重,僅僅是簡單的“民間金融互聯網化”。很多平臺只是單純的模仿,既沒有深刻思考行業,也沒有想過模式創新,沒有對傳統金融業務和實體經濟進行改造或升級,只是單純的將線下民間借貸業務轉移到線上。一家P2P平臺需要資金和資產兩端。平臺可以通過資產類型來定位,不管標的是個人信用,實物抵押,還是融資租賃,或者是債權轉讓,專心做其中一項到極致,不但可以把資產做精,也能把一些資產類型做深。很多平臺都是專心做汽車質押抵押,房產質押等等,不但可以成為本地第一或唯一,也便于打通其他行業和網貸行業的合作壁壘。其次就是模式創新,不管是切入產業鏈,還是進入供應鏈,都算是行業創新。
其次是完善平臺品牌。網貸平臺接近3000家,不是什么所,就是什么貸,不然就是什么財富,如何才能在這么相近的名字中脫引而出,讓用戶一聽就懂,聽兩次就記住,聽三次就愿意去平臺看看。不管平臺名字選取,還是平臺故事背書,或者是平臺宣傳語都是平臺品牌的體現。如何做好,不是簡單的天天營銷文章覆蓋就能做到,情感+創意都是需要做好的。
用戶認可也很重要。這需要平臺的用戶體驗足夠合理,用戶進入網站,不會想立即離開,通過活動吸引愿意進行賬戶注冊,當然也要能獨立完成注冊才行。通過“新手引導”和“新手任務”等相關的引導設計,讓用戶可以順利的完成注冊;使用的過程,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平臺本身和客服溝通能夠感到滿意才行。沒有人愿意在一個不喜歡和用不慣的地方進行理財投資操作。
最后就是傳遞價值。P2P平臺是連接借貸和理財的平臺,借貸用戶可以通過平臺完成周轉資金的需求,投資人可以通過項目投資完成得到客觀的固定收益,風控審核和平臺政策保證雙方用戶的利益。我們要把完成周轉的借貸人和拿到理財收益的投資人的故事告訴更多有這方面需求的人。
P2P平臺運營需要一個美好的開始,也需要長期的堅持。一個成功的P2P平臺不止需要一群熟悉互聯網運營的把平臺搭建起來,把用戶請進來。也需要一群熟悉借貸理財業務的金融和銀行背景的人把平臺從借貸到下款,從投資到回款,中間穿插的風控保障方面的流程做好,把用戶留在平臺。
沒有哪一家平臺是只靠干爹扶持發展成為巨頭的,也沒有哪一家平臺是忽視平平常常的運營工作就能估值上億的。我在看那些成功平臺的時候,真的可以看到幕后運營人員刀鑿斧刻的痕跡,他們的成功沒有偶然。作為一名P2P平臺運營人員,沒事多站在用戶的角度觀察你的平臺,多通過跟用戶交流互動完善你的平臺,讓你的平臺變成他們的平臺。(寫在最后:內容讀起來,可能有些虛頭巴腦,但這是我從事這份工作幾個月以來的一點心得)
推薦閱讀
股市疲軟,交易額已經連續多日都沒有突破萬億,跟最高點2.3萬億的規模不能相比。同時銀行雙降,大量資金流入金融市場,讓P2P理財成為股民資金外流投資首選之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如何讓一個P2P平臺脫穎而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50831/29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