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可以說網絡銷售成為了商家不可缺少的銷售渠道,也成為了眾多網民購物的首選方式。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針對網民網購的行為進行了調查分析。
是否有過網購經歷?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上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網民有過網購的經歷,這一比例達到了76.2%,網絡購物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深入到了網民的生活之中;另外也存在23.8%的網民沒有網購經歷。
未網購的原因
(速途研究院制圖)
關于一些網民沒有網購的原因,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進行了調查分析:其中比重最大的兩項原因是習慣于傳統購物和擔心商品質量問題,其比例分別為54.22%和48.19%,網絡購物的虛擬性讓很多人擔心,很多人習慣于傳統的購物方式,可以看到實實在在的產品;擔心網絡購物不安全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比例為32.53%;其他的原因還有擔心售后服務、網購程序太麻煩、不會網購、朋友代勞等。
網購頻率
(速途研究院制圖)
網民的網購頻率集中在每月2~5次,這一比例為60.6%,另有9.67%的人每月網購頻率為6~10次,每月網購10次以上的有5.2%。可以說網購已經滲透到了網民的生活中,隨著網絡購物的完善,網購頻率會進一步增加。
網購產品的類別
(速途研究院制圖)
網絡銷售的產品多種多樣,小到飾品、食品大到房屋、汽車,樣樣都有。在我們的調查中,我們發現網民網購的最多的產品類別是服裝,比例為86.07%,其次為電子產品,比例為50.52%,文體用品和家具用品的比例分別為41.11%和40.12%。另外有化妝品、食品、虛擬用品、鞋包配飾、日用百貨等。
網購的時間段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晚飯之后的時間段是網購集中的時間段,有62.10%的網民選擇在此時間段上網購物,其次是下午的時間段,有32.6%的網民選擇這一時間段購物,其次是午飯時間、上午時間段和半夜時間段。因而商家要了解顧客的購物時間,針對消費者的購物時間段,調整工作安排。
常去的購物網站
(速途研究院制圖)
淘寶是網民去的最多的購物網站,有80.77%的人去淘寶購物,其次是京東商城,有66.68%的網民選擇去京東商城購物,排在其后的為天貓商城、當當網、凡客誠品、亞馬遜、一號店、蘇寧易購等,在顧客首要選擇方面,綜合性網上商城占據了更多的優勢。
影響你網購決策的因素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圖表中看到影響網民網購決策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款式、網站的信譽度、商品的價格,這三個因素比例都在70%以上,分別為77.86%、73.63%和71.64%。商品的款式的仍為網購購物決策的首要因素,信譽度也會影響到顧客的購買決策,這一點對網店來說更為重要,另外網民也會看重別人購買評論,售后服務、退換貨便利性等問題。
網購有哪些“鬧心”事?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上面圖表中可以看到,網購最鬧心的是商品和圖片不一致,有885人選擇了這一選項,網絡購物的虛擬性,迫使人們只能通過網站上的圖片和產品描述來了解產品,因而買到的產品和圖片不一致就成為了最鬧心的網購經歷了。排在第二位的是物流速度太慢,有840人覺得此項很鬧心,網絡購物不可避免的采用快遞配送,然而二天、三天、四天甚至更長時間,購買的物品依然沒有運到確實讓人鬧心,雖然這更多在于快遞公司的責任,但消費者依然把責任歸咎為賣家。
其他的鬧心事還有買到劣質商品、商品是仿冒的、商品評價造假、賣家不發貨等。
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怎處理
(速途研究院制圖)
購買的產品有質量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在網絡購物中我們無法直接接觸賣家,如果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大家都是怎么處理的呢?在我們的調查中,我們發現67%的消費者會要求商家退貨,另外有22%的人會自認倒霉、吃點虧算了,不去維權;也有4%的人不再信賴網絡購物,再也不在網上購物。
推薦閱讀
中國IDC圈3月13日報道:據中國IDC圈最近發布的《2012-2013年度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簡稱“IDC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IDC市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255.2億美元,增速為14.6%。從報告中得出,在全球數據中心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最新統計:晚飯之后成為網民的網購高峰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30326/26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