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蛇年春節將至,你準備用什么方式向你的親朋好友們傳遞祝福的心意呢?是電話還是當面拜訪或者用社交媒體拜年呢?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近日在網上發起了關于拜年方式的分析調查報告。一共得到問卷7902份,有效問卷7854份,作廢48份。其中,男性回執問卷4284份,女性回執問卷3570份。
網民更傾向于當面拜年和短信拜年,占比高達72.73%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上圖可以發現,當面拜訪和短信拜訪仍然是第一首選。當面拜訪的比例高達72.73%。過年好不容易放假,也需要和親朋好友聚一聚,三親四戚的走一走。過年里像平時的同事這些也走不過來,很多人就選擇電話和短信拜年。而這兩者里面,又以短信拜年居多,占比達72.73%。打電話拜年占比為57.79%,比短信拜年略低。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數中國人都比較羞澀和內斂,不善于表達情感,短信拜年則是表達情感的最佳方式。由于社交媒體的興起,IM拜年的方式也開始火熱。有42.21%的人用QQ來向網友或者其他人拜年,同時微信也有24.68%的拜年使用率。微信既可以用文字的形式還可以語音,短短幾句祝福的話表達情感。相比較新出來不久的翼聊拜年則稍微比較少見,只有5.19%的人表示會用翼聊拜年。用飛信拜年的有14.94%。其他拜年方式占比為1.3%。
拜年方式中,男性更傾向于短信拜年,占比高達77%
(速途研究院制圖)
在男性和女性對比圖里面,我可以看到,在當面拜訪上,男性和女性拜年方式占比差距很小。男性當面拜訪拜年的比例為74%,女性為71%。電話拜年上,男性為58%,女性為57%。而在短信拜年上,兩者則有一定的差距。男性短信拜年的比例高于當面拜訪拜年的比例,占比為77%,女性占比為67%,低于當面拜訪的比例。其主要原因在于男性更不善于表達情感,一般用短信的形式表達自己情感,并且男性認識的人和男性本身社會功利比較大,用短信向那些見過一面或者幾面拜年的比較多。而女性則更傾向于向自己認識并且熟悉自己的人發短信拜年。同時,男性在使用QQ上的比例也高于女性。男性為48%,女性為36%。微信拜年上,男性為23%,低于女性的27%。飛信拜年選擇上,男性為13%,女性為17%。翼聊拜年徐澤上,男性為5%,女性為6%。
2013年各年齡層拜年方式中,51歲以上的人更傾向于當面拜年,占比達50%
(速途研究院制圖)
對于不同年齡層段的拜年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于14—23歲年齡段的人在拜年方式上也呈現出了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征。這個年齡段拜年一般是跟著父母走的,并且朋友居多,愛用社交媒體這些。當面拜年比例為26%,電話拜年為18%,短信拜年為26%,QQ拜年為16%,微信拜年為10%。而處于24歲—33歲年齡層段的人,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對社交網絡的運用也比較早。在電話拜年上,比例為22%,電話拜年為20%,短信拜年為26%,QQ拜年為14%,微信拜年為10%,翼聊拜年為2%,飛信拜年為6%。而34—50歲年齡層的人對社交媒體的運用則較少。更傾向于傳統溝通渠道。在當面拜年方面,占比為29%,電話拜年為24%,短信拜年為25%,QQ拜年為14%,翼聊拜年為2%,微信拜年為1%,飛信拜年為5%。而對于年齡比較大的階層則拜年方式上加傾向于當面拜訪。51歲以上的人對電話和社交網絡運用較少。當面拜年比例達50%,電話和短信拜年都為18%,QQ拜年為4%。翼聊,微信,飛信等拜年就更少了。
各地區拜年方式迥異,傳統拜年方式仍為主流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拜年方式的地區對比圖可以看到,傳統的當面拜訪拜年、電話、短信拜年占據主流。華北地區最愛短信拜年,占比為25%,其次是當面拜訪,占比為23%。華南地區最愛QQ和當面拜年,占比都為22%,其次是短信和電話拜年,都為20%。華中地區最愛當面和短信拜年,分別為28%和26%,其次是電話和QQ拜年,分別為21%和14%。西北地區最愛當面拜年,占比為29%,其次是短信、電話和QQ拜年,占比都為19%。西南地區最愛電話拜年問候,占比高達28%,其次為當面拜年,占比為26,短信拜年19%,QQ拜年17%。東北地區最愛當面拜年,占比為28%,其次是短信拜年,占比為23%,電話和QQ拜年分別都為17%。
在拜年方式上,男性和女性,年齡層段及地區都有不一樣的選擇,主要是受工作和地理因素等影響,但有一條卻是不變的,那就是當面拜訪親朋好友是第一選擇。(速途研究院張輝)
推薦閱讀
中國IDC評述網01月29日報道:近日,據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CNVD)發布的數據得悉,在1月14日至1月20日期間,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指數整體評價為中。 其中,境內感染木馬或僵尸病毒的主機數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30129/25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