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的重大節日,不僅要全家歡聚一堂,還要互相走親訪友。對于走親訪友時的出行方式,男士和女士之間有什么差別呢?不同年齡段的人們選擇各有什么特點?
為研究人們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出行方式的問題,速途研究院通過網頁、電話、郵件、QQ以及實際走訪調查等多種途徑進行了問卷調查,共回收7982份問卷,有效問卷7854份。
春節走親訪友出行方式的性別分布
(速途研究院制圖)
7854份有效問卷中,3570份來自女性,4284份來自男性。圖表中可以看到,女性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的主要出行方式為“自駕”,投票為1632票,約占投票女性的45%,其次是乘坐公共汽車和步行。男性春節期間的主要出行方式為“自行車/摩托車等”,票數為1483票,其次為自駕、打車或租車以及乘坐公共汽車。
通過比較,女性春節期間出行時比男性更傾向于選擇自駕;而男性選擇“自行車/摩托車等”以及“乘坐火車”的人數明顯高于女性。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隨著交管部門整治酒駕的力度越來越大,有車的家庭中逐漸支持女性一方考取駕駛證,自2011年起,杭州、淮安等地陸續有新聞報道女性學車比例超過男性;另外春節期間親友聚餐喝酒的情況較多,作為應酬主力的男性往往會飲酒,因此女性駕車的比例短期內大幅升高。而“乘坐火車”代表出行的距離較遠,冬天天氣寒冷,使用“自行車/摩托車等”出行不便,這時往往由男性擔當起走親訪友的主力,表明在這方面男性更加“吃苦耐勞”。
春節走親訪友出行方式的年齡分布
(速途研究院制圖)
通過對各年齡段的網民出行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到90后網民最喜歡的走親訪友出行方式是“步行”,得票1377張,占比25.1%;80后最喜歡“打車或租車”,得票1275,占比22.4%;70后等中年人士最傾向于“自駕”,而51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最傾向于“乘坐公共汽車”。
14—23歲的90后大多正在讀書或剛剛畢業,他們對“步行”走親訪友的明顯傾向性不僅歸因為年輕人更加有活力的生活方式,并且他們的親友關系較為簡單,例如在家庭附近的學校就讀的學生,其同學的住址也不會太遠。80后們則已經參加工作一段時間,也許還沒有購買私家車的需要或財力,但經濟上已經比90后更加寬松,他們的主要出行方式是“打車或租車”。中年人士主要“自駕”出行,表明中年人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力后,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方式。而老年人選擇乘坐公共汽車的人數較多,則主要與消費觀念有關。
網民春節期間出行方式的今昔對比
(速途研究院制圖)
通過對2010年和今年人們春節期間出行方式的對比可以看到,3年來選擇“步行”的網民下降了12.2%,選擇“自行車和摩托車等”的人下降了30%,而選擇“自駕”的人則上升了84.8%。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三四線城市的公交系統日漸完善,逐漸替代了個人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是因為各大城市繼“禁摩”以后,自2011年起對電動車也頒布了諸多限制措施。與之相反的是私家車的普及,尤其是中小城鎮居民的汽車擁有數量快速增長。
另外,選擇“乘坐火車”的人由2010年的459人增長到了612人。盡管選擇火車進行走親訪友的人數明顯低于其他途徑,但33.3%的增長表明人們對火車這一出行方式更加接受。這與自鐵道部2011年開始推行的電話訂票和網絡訂票降低了人們買票的難度不無關系。
兩代人春節期間出行方式的對比分析
(速途研究院制圖)
速途研究院分析團隊還對網民及其父母兩代人春節期間出行方式進行了對比,參與調查的人群主要年齡分布在18—33歲,其父母的年齡主要分布在45—65歲。
從圖中可以看出,相比作為80后、90后的子女而言,父母的出行方式主要為“步行”和“自行車/摩托車等”,分別占比24.6%和18.6%,其他方式選擇較少,尤其是乘坐火車的比例僅為0.4%,明顯低于子女一代。說明父母一代的走親訪友集中在較近的距離內,如果親友距離較遠,通常在家庭中作為長輩的父母一代往往較少主動前去走訪。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私家車的普及,春節期間自駕出行的網民3年來大幅提升;男性對走親訪友的熱情高于女性,更加愿意選擇并不那么舒適的方式;各年齡段人們出行方式的選擇則受經濟能力和消費觀念影響,而老人的走親訪友往往集中在更近的距離內。(速途研究院分析師 朱昱文)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速途傳媒今日正式宣布,速途網游戲頻道主編王佩正式升任速途傳媒華東辦總經理一職,主要負責速途網華東辦地區的整體內容運營,以及速途傳媒整體業務在該地區的持續優化。另據悉,原速途傳媒副總裁兼華東辦總>>>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30128/25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