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了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僅為5%,是去年稅率的一半。那么,洋奶粉的價格是否會隨著關稅的降低而降低呢?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結合國內外六大奶粉品牌在網上的價格走勢及相應的用戶關注度進行了分析比較。
進口關稅降低,洋奶粉價格卻未出現降價的趨勢
(速途研究院制圖)
注:雅士利、飛鶴、伊利為國內品牌
提示:根據嬰幼兒不同年齡段,分為1段、2段、3段。每段的劃分標準為6個月,而1段即0到6月時,絕大多數采用的是母乳。
此次研究,采用了最具代表性的2段900g/桶,不同品牌的奶粉和3段900g/桶,不同品牌的奶粉。由2段奶粉可以發現,洋奶粉并沒有在1月1日之后實行降價,基本維持原狀有的甚至出現小幅上揚。雅培奶粉從12月28日的220元上漲到1月14日235元,漲幅達6.4%。美贊臣奶粉的價格則基本維持不變。多美滋奶粉先是在12月28日期間小幅上漲了20元左右每桶,在1月1日到1月7日又下調到200.90元,從整體態勢來看,價格基本維持在12月28日的200元左右的水平。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國產奶粉則充當了降價大潮的主力。伊利奶粉由12月28日的164元降到了160元,略有下降。雅士利奶粉則由12月28日的164元下降到152元。飛鶴奶粉則是價格波動比較大的一個,從12月30日的135.6元一直漲到1月7日的最高價226元,后又降到135元,跌幅高達60%。這次國產奶粉集體降價的主要原因是擔心洋奶粉進口關稅降低,價格下降會蠶食國產奶粉市場份額。
(速途研究院制圖)
同樣的價格趨勢也發生在了3段奶粉身上。洋奶粉的價格基本都沒有下調,降價主力仍然是國產奶粉。同時,我們也發現,國產奶粉的價格都普遍低于洋奶粉價格,區間在76元到140元不等。
那么,洋奶粉與國產奶粉最大的差距在哪里呢?
奶粉用戶關注度分析 國內產品關注度普遍較低
(速途研究院制圖)
由上圖得知,國外產品的用戶關注度普遍高于國內產品,平均達到了913次。而國產奶粉關注度最高的伊利奶粉只有399次。而像雅士利和飛鶴這種傳統奶粉品牌在用戶關注度上都較低,分別為372次和230次。國內產品需要在加強品質的同時,要加強品牌宣傳度等。也由此可以得知,國外產品比國內高出一部分的原因之一就是國外產品在品牌宣傳度上的花費要遠遠高于的水平。自然,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也比國內產品較深,初次購買的幾率也比較大。
盡管新關稅執行已將近兩周時間,但速途研究院通過對各大電商及比價網站的綜合了解得知目前,各品牌的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價格均沒有下調,并且部分產品價格還在醞釀上漲。(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張輝)
推薦閱讀
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業務與IT日益密切的聯系,當前的數據中心正面臨著成本、速度、整合、安全、能源管理等一系列挑戰,并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轉變。多數企業的數據中心往往陷入成本危機:一方面電力和冷卻等方面>>>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30122/2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