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消息,Teradata天睿公司大中華區Aster事業部總監孔宇華日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透露,LinkedIn就是通過Teradata Aster把用戶黏性提高了30%到40%。同時他表示,使用大數據技術的企業根據法律規定保護用戶隱私。
Teradata Aster 平臺是業內首款整合Aster以及Apache Hadoop的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該分析平臺嵌入Teradata Aster專利技術SQL-MapReduce,對新數據源和多結構數據類型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處理,提供具有突破性的性能,借助Teradata Aster統一數據架構及SQL-H等高速連接器帶來高可擴展性的分析能力。
幫助LinkedIn提高用戶粘性
孔宇華透露,Aster不僅可以做結構化數據,也可以做非結構化數據。Aster可以很快把數據從不同地方集結起來,通過快速分析處理,幫助分析師很快發現大數據的大價值。
在分析中,對非結構化數據在做處理的時候,也要嘗試轉換成結構數據來做處理。例如在視頻分析中,Aster可以把人臉或者車牌號碼等抽出來做分析,把非結構化的東西做成結構,然后再做分析。有了Aster以后,可以做更深入的關聯度分析,可以對產品和客戶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他透露,LinkedIn在2008年開發了“people you may know”功能,這也是社交網絡里面首個開發這種功能。在看到推薦的可能的熟人之后,就可以直接添加,不用自己去找。LinkedIn就是通過Aster來做這方面的研發,把自己的用戶黏性提高了30%到40%。
LinkedIn是一家面向商業客戶的社交網絡(SNS)服務網站,目的是讓注冊用戶維護他們在商業交往中認識并信任的聯系人,俗稱“人脈”。用戶可以邀請他認識的人成為“關系”圈的人。現在用戶數量已達1.75億,平均每一秒鐘都有一個新會員的加入。LinkedIn用戶遍及全球,美國本土的用戶人數已經下降到只占38%。
大數據就像工具 應為用戶尋求價值
在談到國際上個別對大數據侵犯隱私權的問題時,孔宇華表示,這種擔心或者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大數據火熱程度,也證實了大數據能夠獲得新的價值和洞察力。當然,大數據廠商需要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設計不同的模式、開關和功能,滿足法規、企業策略和用戶的要求。
他認為,隱私是應該要注重和尊重的,但是每個人對隱私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要具體探討不同的程度和用途。一些GPS定位的數據,有些用戶為什么允許企業調用自己的位置信息,因為往往企業能夠給用戶一定價值,但只是純挖掘用戶數據,不能為用戶帶來價值,用戶必然反對。
他表示,大數據廠商只是提供技術,在設計和研發中都會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和隱私要求。但是,不同企業對大數據技術的使用場景和用途不同,這些企業在應用中需要確保自己的行為不會觸犯隱私或者法律。
大數據是一個巨大的市場,Gartner在近期的報告中預測,今年大數據對全球IT開支的直接或間接推動將達960億美元;到2016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2320億美元。
推薦閱讀
今年雙十一創造了奇跡,不過電商以及實體賣家簇擁的“雙十二”,卻傳來了戰績不佳的消息。拋開大電商不談,看一下雙十二對淘寶上小賣家的影響。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跟蹤記錄了10大品類,100個小賣家2012年12月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Teradata孔宇華:LinkedIn靠Aster黏性提高40%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21228/9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