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恢復的時間問題。很多企業在考慮備份時往往會忽略這點,從而導致發生災難或是意外事件時數據恢復時間過長,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系統的正常運行。所以,大數據的挑戰就是備份的窗口。
大數據在給行業帶來巨大商業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疑難雜癥”,面對這些大困惑,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談到大數據,現在很多企業都有若干個分支機構,以前用戶對分制機構進行保護的時候拿盤陣來做或者拿物理磁帶通過汽車搬運到其他地方,這樣做既增加人力又消費時間,而且效率很低,恢復起來效果也特別差。所以,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保護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解決方案,譬如,企業擁有一個很小的分支機構,可能是一個分公司或者是其中一個站點。數據會很多,企業有可能各分機構也有一個虛擬帶庫設備,如果是很小的分支機構,有虛擬的帶庫設備,可以先備份當中,然后有這個設備自動的通過很窄的廣域網復制到虛擬帶庫里面去。如果企業的數據中心沒有這樣的虛擬帶庫設備,要減少成本,而只有服務器,也沒有任何問題,只要自動的把數據在源端進行重復數據的刪除,刪除完成以后,將這些重復數據刪除以后的數據遠端傳到總部的數據中心,這樣來實現數據保護,同時企業還可以再復制另外一份,從一個數據中心復制到另外一個數據中心,而且這個復制過程是不需要把數據做完整性恢復的。A到B傳遞數據的時候,已經把重復數據刪掉傳過去,但是對于重復數據刪除1.0的技術來說,要把這一份數據傳過去要恢復成完整的數據,以前需要有一個服務器,把所有的完整數據算出來以后才能夠傳到另外一個上面,現在企業需要做的只需要傳遞一份數據,而且是沒有重復的,這會大大降低企業在數據保護上的成本。
小 結:
在大數據時代,盡管這些快速增長的海量數據所引發的一系列蹩腳問題,足以讓CIO們感到炙手可熱,但是管理這些數據所帶來的幾多挑戰并不能令人窒息。完整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或許能夠成為“成人之美”的一劑良藥。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的確是不易之論……
推薦閱讀
昨日下午,本市公布首批20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的PM2.5試運行監測數據,其余的監測站點將在“十一”長假期間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后陸續發布試運行監測數據。今后,市民登錄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網站的空氣質量發布平臺,就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數據紛至沓來 數據保護“成人之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21006/8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