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津冀才能漲
從首鋼煉鋼高爐技術員到首鋼文化創意園的招商主管,劉陸光這兩年的變化恰好是北京經濟結構調整的見證。2008年,首鋼搬遷倒計時時,這位17歲就在首鋼工作的老鋼鐵工人開始經歷人生轉變的陣痛。兩年后,他進入首鋼新產業培訓班。
而此時的北京,也正在進入轉型的陣痛期。2011年,首鋼石景山老廠區徹底告別爐火鋼花,這是當年北京市產業轉移升級的標志性事件,它徹底拉開了北京調整產業結構的序幕。當年上半年,北京公布的GDP增速為8%,墊底全國。
從培訓班畢業后,劉陸光進入了首鋼文化創意產業園工作——重型機器廠老廠房被改造成首鋼文化創意產業先行先試示范區。首鋼的搬遷導致北京市石景山區2011年財政收入少了4億元,它也因此將產業重心轉向了文化創意產業。
北京市公布2012年上半年GDP數據時,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邢志宏稱北京的GDP增速為7.2%,低于去年同期,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迅猛,收入大幅上升。數據顯示,文化創意產業已占北京GDP的15%。
劉陸光的人生重新步入正軌,而北京的主動調控也漸漸遠離陣痛。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2》,北京位列GDP質量指數榜首。這意味著主動調整經濟結構的首都經濟進入了平穩階段。
只有北京率先突圍,首都經濟圈框架下的京津冀一體化才能真正得以推進。
北京三產結構已趨合理
邢志宏分析北京市上半年經濟數據變化的原因有三:一是北京的第三產業比例已高達75%,其中文化創意產業增長迅速;二是重大、重點項目建設加大了推進力度;三是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結構方式,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支持。
在首鋼搬遷、限制購房、購車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下主動調控,與去年同期相比,北京的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較一季度GDP增速7%而言,有所回升。
北京市政府經濟顧問、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認為,盡管只有0.2%的變化,但這是北京主動“減速”、堅決“調轉”后,政策進一步落實、見效的結果。他稱,北京的主動調控正在促使經濟步入新的增長周期。
據北京市統計局資料顯示,北京2011年上半年GDP增速放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調樓市、控車市、首鋼退出。當年上半年的這三大調控,拉下北京1.8%的增速。2012年上半年延續了這一變化。
北京正在逐漸擺脫對“土地財政”模式的依賴。“土地財政”作為全國各地地方政府的重要“斂財”手段,也曾是北京經濟收入的來源重頭。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北京土地收入同比下降17.8%,房地產業營業稅增速下滑36%。
一年之后的數據顯示,北京市土地收入完成454億元,同比下降34.1%。其中,市級土地收入完成164.3億元,同比下降62.6%。房地產產業拉低財政收入增幅3.5個百分點。“土地收益統籌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收益大幅減少意味著建設資金縮水,對重點項目只能通過其他一般預算資金來源補充。”北京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韓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盡管房地產業的降幅給地方財政帶來了壓力,但趙弘很看好北京的調整。他稱,今年北京積極貫徹房地產調控政策,是全國第一個把房價調控目標定位為“穩中有降”的地區。通過優化,北京經濟正在向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轉變。
“北京主動調控后所取得的GDP增長,比以往更實了。”趙弘認為,從以往依靠能耗投入,轉變為依靠科技和文化創新,北京的經濟發展更加趨向于速度、質量和效益相協調的發展軌道。“北京的三產結構已經趨于合理。”
2011年的數據顯示,北京的第一產業的比重為0.9%,第二產業為23.4%,第三產業比重占到75.7%。第三產業的比例已經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領先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中的文化創意產業這幾年成為北京GDP新的增長點。北京市希望,2012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總收入預期將突破萬億元大關,文化創意增加值預計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文化創意產業占GDP的比重希望在2020年達到18%。
以布局來看,海淀、朝陽、東城、西城等四城區文化創意產業單位、實現收入和從業人員占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比重已超過70%。而懷柔、平谷、順義、大興、房山等新興區域呈現蓬勃發展趨勢,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從結構上看,創新創意行業快速增長。2012年一季度,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中,互聯網信息服務行業、數字出版(互聯網出版)行業、音像及電子出版物出版發行行業、無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和衛星傳輸服務行業,均實現收入同比高速增長。“優化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這是北京市黨代會報告提出的方針,也是北京經濟結構轉型調整的方向。趙弘希望這種主動放緩給北京調整結構帶來的壓力,也是培育新增長點的動力。“不要受外部GDP風氣的影響。”趙弘說。
在他看來,北京的第三產業在提升內部價值上還有很多空間。第三產業雖然比例達75%以上,但內部結構并不盡合理,比如金融業力弱。北京社科院曾做過一個調查,300家總部企業對于服務的第一需求是金融保險,其次是會計審計、法律服務、信息、廣告服務等。
對于第二產業,他認為需要克服北京在土地、水、能源等硬性資源上的短板。“總之是要提升各個產業的內部結構和價值,做大做強。”趙弘說。
首都圈的此消彼長
與北京主動調低經濟增速形成對比,天津上半年經濟呈現高增長態勢,再次位居全國GDP增速榜首。據天津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天津實現GDP總值5864.94億元,同比增長14.1%。
天津經濟的最大拉動力依然是濱海新區。天津在濱海新區大開發、大建設的龍頭帶動作用下,繼續做大經濟總量,同時也在不斷推進經濟發展向“三駕馬車”協調拉動邁進。數據顯示,濱海新區上半年GDP總量為225億元,同比增長31.6%。
天津社科院經濟預測研究所所長盧衛在分析這種現象時稱,天津選對了路子——即抓大項目。早在2007年,天津就確定了大項目戰略,包括工業項目,以及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項目。而此前,天津的總量偏低,這兩年才顯得突出。
河北在首都經濟圈內一直難有作為,但在淘汰本省“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過程中,河北找到了新的增長極——將河北沿海經濟帶作為重點培育區,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努力推進本省經濟轉型發展。
推薦閱讀
8月10日上午消息,汽車網站“汽車之家”聯合汽車商業評論等媒體,根據市場問卷調查方式,分析總結了中國預購車女性的特征。據調查結果顯示,現代中國女性已經成為汽車市場一股新的購買力。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中國女>>>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20811/8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