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資訊】日前,中國電子銀行網聯合手機騰訊網聯合推出《2012中國手機銀行安全性調研報告》,該報告對4萬多手機用戶進行了調研分析。根據抽樣調研結果,中國手機用戶以18歲至30歲男性為主,學歷層次較高,其中45%的手機用戶使用智能機,Android是用戶使用最多的手機操作系統。
調查顯示,在用戶最常使用的電子支付媒介中,手機支付占比三成,而手機銀行支付和手機直接支付是未來用戶最期待使用的兩大支付功能。在受訪用戶中,代發工資銀行是用戶開通手機銀行的第一選擇,話費充值和購票功能使用率最高。
(圖1:受訪用戶年齡和性別構成 )
(圖2:受訪用戶學歷職業構成)
手機銀行用戶群體年輕化 男性超八成
在本次調研中,23歲至30歲的受訪者比例為52.2%,并逐步向其他年齡層擴展,31歲以上用戶僅占15.4%,而男性用戶占到受訪者總數的85%。這一組數據說明,手機銀行主要使用人群以18歲至30歲的年輕男士為主。
從受訪者的學歷和職業中可以看出,大學及以上學歷者占49.4%,黨政事業單位及企業的員工、管理者占46.6%,學生群體僅占16.7%。
綜上,手機銀行用戶群體較為高端,雖然有年輕化的特點,但仍以具備一定收入基礎的白領用戶為主。
(圖3:受訪用戶手機系統)
智能手機用戶達四成
據互聯網2012年2月數據顯示,Android占據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59%份額。在本次調研數據中,中國手機用戶使用最多的手機系統為安卓系統,占比40%,蘋果系統占5%,而塞班系統用戶占比35%,仍有一定用戶基礎。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手機支付行為將逐漸增加,手機銀行使用頻率也會越來越高,一方面為手機銀行的普及提供了很大空間,另一方面也對手機銀行的使用功能和賬戶安全提出了挑戰。
(圖4:開通使用手機銀行的原因以及最常使用的功能)
話費充值和購票使用率最高
在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發布的《2011中國電子銀行調研報告》中顯示,手機銀行已成為電子銀行業務新寵,手機銀行用戶對小額快速轉賬的潛在需求最大。
在本次調研中,手機騰訊網受訪用戶使用最多的功能是話費充值購票,其次為轉賬匯款和自助繳費,而攜帶方便、支付簡單和享受便利服務是受訪用戶開通和使用手機銀行的最主要原因。在未來,增加更多簡單便捷的服務,或許會成為各家銀行吸引更多用戶的手段之一。
從調研中還可以看出,雖然手機銀行用戶的受教育層次和收入水平都相對較高,但是對手機理財的認可度仍然較低。
(圖5:用戶選擇某家手機銀行的理由和單筆支付區間)
代發工資銀行是開通首選
受訪用戶選擇哪一家手機銀行,主要受當前銀行賬戶和銀行卡使用習慣影響,代發工資銀行的手機銀行開通使用率最高。此外,用戶還會依次考慮使用功能豐富、優惠力度大和知名度高的手機銀行。
當受訪用戶使用手機銀行進行支付時,單筆支付區間主要在100元-1000元之間,占用戶行為的74%,有6%的受訪用戶會完成5000元以上的支付交易。
在受訪用戶中,僅有5%表示尚未開通手機銀行。
(圖6:用戶最擔心的問題)
(圖7:手機銀行使用安全)
最擔心安全性 密碼設置埋隱患
值得關注的是,用戶普遍最擔心手機銀行的安全性,手機丟失后產生較大損失、手機銀行防護措施,以及手機信息易被竊取是關注度最高的三個安全問題。這表明,讓用戶增強對手機銀行安全性能的信心,是各家銀行更迫切的努力方向,也是未來勝出競爭對手的重要因素。
另外,53.4%的手機銀行用戶使用較為簡單的數字排列方式作為登錄密碼,這一使用習慣與用戶對安全性的關注度行程鮮明對比,說明大多數人忽視了最基本的安全防范方法,這也成為手機銀行安全的一大隱患。
(圖8:受訪用戶最常使用的電子支付媒介)
手機支付占比三成 超筆記本電腦
通過對調研中用戶當前支付現狀和未來選擇的數據分析得出,雖然目前pc仍然作為最主要的電子支付媒介(占比43%),但手機銀行在用戶最常使用的支付媒介中占比已達30%,超過筆記本電腦22%的使用比例,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圖9:未來用戶最期待使用的支付方式)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7月9日,21世紀只是剛剛進入第12個年頭,但歷史已經證明過去這12年是科技行業飛速發展的時期。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日前評選出本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十款數碼產品,其中包括蘋果iPhone、iPad、iPod和Ma>>>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2中國手機銀行安全性調研報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20709/7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