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臺于“雙十二節”正式上線營業,營業首日僅廣東省一地訂單數就突破了2萬,成交額突破500萬元。然而,在市場整體不景氣的特殊時期,騰訊能否趁亂做大?
趁亂入市,騰訊布局電子商務市場
年關將至,在一片“虧本賺吆喝”聲中,眾多電子商務平臺告別了慘淡的2011年。這一年下半年,西米網、淘鵲網、有品網、APP金光大貨棧等B2C網站相繼停運或轉型。即便是體量龐大的大型電商也開始“開源節流”,京東商城宣布對金額不足39元的訂單收取5元運費;當當向商戶分攤“促銷費”;樂淘砍掉了80%的營銷費……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網站數量已經上升至5300家。然而,除去部分電商巨頭外,其他5000多家規模較小的電商企業在不到4%的市場份額中廝殺。電商市場一片血腥味。面對市場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局面,騰訊逆勢布局電子商務市場,于“雙十二節”那天正式推出騰訊網購平臺。據騰訊網購方面表示:該購物平臺首日僅廣東省一地訂單數就突破了2萬,成交額突破500萬元。而從整個行業水平看,要想達到單日萬單的成績,一般B2C網站需要1-2年才可以做到,特別是在現如今電子商務市場不太景氣的特殊時期,騰訊給出的成績可謂首戰告捷。
記者登錄QQ網購看到,騰訊給出了全場免運費、貨到付款、快速物流、假一賠十的承諾,為了配合騰訊提出的“10小時內發貨,24小時送達”的目標,入駐QQ網購的商家開始在華南地區展開了迅速的布局,近期更在深圳市建立了近兩萬平方米的倉儲空間,并在此基礎上推出可以實現上午訂、下午達的“閃電送”業務。
巨頭排擠,騰訊路在何方?
然而,在騰訊初次試水電商領域之時,幾大電商龍頭企業也紛紛對騰訊進行了圍攻。在騰訊網購平臺正式上線的當天,商城發動了“全民瘋搶”大促銷活動;京東商城宣布,計劃2012年招聘2萬名電子商務人才。
騰訊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形勢下是否經得起考驗呢?騰訊網購會像“淘寶商城”高速成長,還是像“有啊”曇花一現呢?
北京市金融學院教授胡功群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道:電商市場離不開電商平臺,如同消費者離不開網購;騰訊在市場行情低迷的時期直驅而上,把握市場對本企業的有利選擇,有利于新企業的高速發展成長,提振電子商務市場理性回歸到以品質和服務為核心的良性競爭格局。
中國是網絡消費大國,目前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未來電子商務將會滲透到所有的行業品類,市場價值將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我國電子商務市場有可能再次回歸到2010年的大規模盈利時期。
“企業應該重視品質和服務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低價;電商應該采取開放共贏的合作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謀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只有這樣電子商務市場才能走上正常的競爭發展軌道。”胡功群說道。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市場低迷 騰訊圖謀趁亂做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20106/2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