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圖書的價格戰“硝煙”還沒有散盡,電子書領域戰火又起。近日,當當網正式上線的“電子書刊”頻道,成為眾多電子商城角逐的新賣點。
當當網總裁公開表示,除了電子書,當當網還將在明年推出配套的硬件閱讀器。隨即,京東商城和亞馬遜昨日也先后表示將快速進軍電子書行業,京東商城表示,其電子書頻道最快明年年初就將上線,并且在暢銷書領域將比當當更具競爭優勢。
“戰爭”的號角再次吹響,當當、京東、亞馬遜、漢王、盛大、移動書城……電子書市場或將再度上演一輪“血戰”。
十元以下
當當電子書首日狂甩十萬本
“低價”一直是各大電子書商爭奪消費者的焦點,此次當當試水電子書,定價多少是大眾最為關注的焦點。當當網也再次打起低價招牌,不但把90%的電子書書籍全部拉低到10元以下,還同時推出“滿10返10”、“10萬電子券瘋狂搶”等促銷活動。
在當當網新上線的電子書刊頻道中,不但有傳統紙質書籍的電子版,還有電子報刊、雜志、漫畫,標價都出奇的低廉,原價29.8元的《金陵十三釵》的電子書售價只有1.5元,39.7元的《藏地密碼10》的電子書也僅售2元。“我們首期上線的5萬冊電子圖書,90%單價都在10元以下,是紙質版本的3折左右。” 當當網副總裁易文飛表示,首批當當網電子書主打的就是低價優惠。
在“甩賣價”的誘惑下,電子書刊頻道上線一天,就售出了近十萬本電子書,其中《金陵十三釵》開售一天就售出了幾千本。
“花 20多塊錢就買了9本書,超值啊”“一塊五就能買本書,太便宜了”不少網友在里感嘆還是電子書實惠。但也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當當第一批上架的電子書中真正的暢銷書并不多,記者拿當當自己的暢銷書排行榜做了對比,排名前十的暢銷書中只有《喬布斯傳》和《于丹趣品人生》有了電子版,其中《喬布斯傳》電子版標價高達42元,并沒有比紙質書便宜多少。
對此,易文飛解釋稱,圖書種類的增加是一個長期過程,當當網爭取在明年初將電子書總數提高到6位數以上,推出更多暢銷書電子版。
四六分成
低價電子書存暴利爭議
“兩三塊錢就能買一本電子書,當當能掙到錢嗎……”看著當當電子書的超低價格,不少人不禁疑問。
“電子書在成本上的投入微乎其微,所以存在著巨大的利潤空間。”一位業內專家指出,商家絕不會“賠本賺吆喝”,雖然比起紙質圖書動輒幾十元、上百元的價格,電子書幾元或十幾元的價格顯得十分便宜,但就純利潤而言,電子書并不比紙質書低。
電子書沒有印刷費用,也沒有倉儲和物流支出,通過網絡就能直接銷售,以此計算電子書幾乎是“零成本”的存在。每銷售一本就凈賺一本,而且因價格低廉、銷售量大,網商和出版社在電子書上攫取的利潤甚至比紙質圖書還要高不少。在近期硝煙彌漫的電商競爭中,大家不惜賠本賺吆喝只為贏得用戶,而電子書暗藏的利潤無疑極具誘惑力。
易文飛卻認為電子書并不存在暴利。他表示,電子書雖然在物流、倉儲的環節比紙質書省錢不少,但當當不但需要提供相應的,支付給出版商一定的版權費用,所得利潤大部分也要和出版商按照四六分成,當當只拿4成利潤,因此當當拿到的利潤并不多。
四六分成看起來當當拿的是小頭,但比起其他商家卻已經高了不少,在國內電子書市場中,漢王與出版商之間是二八分成,在國際電子書市場,這個分成比例更是遠高于“行情”,以蘋果應用商店為例,電子書的定價權則完全掌握在出版商手中,蘋果只是從中抽取很少的“中介費”,之前蘋果也想和出版商分成,但遭到出版商的集體抵制,最后只能無奈妥協。
書商跟進
電子書行業混戰將起
看著老對手當當網進軍電子書賺錢又賺人氣,京東和亞馬遜自然也不甘落后,先后宣布明年也將推出專門的電子書頻道,其中京東的電子書頻道可能明年年初就會上線,與當當一樣主打暢銷書。京東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表示,京東首批上線的電子書數目更多,價格也更優惠,所包含的暢銷書門類也更齊全。
京東、亞馬遜的洶洶來勢,當當卻一反常態呼吁同行者不要再打價格戰,可以錯峰促銷健康有序的發展,“B2B紙質書市場發展空間有限決定了彼此間必須激烈競爭,但B2C電子書遠沒有成熟,大家應先把蛋糕做大。”易文飛表示。
當當的愿望很美好,但在業界看來,電子書領域的一場混戰已不可避免。作為業內“元老級”的漢王書城、盛大云中書城、移動書城雖目前都沒有“反應”,但他們都與當當或多或少的有著競爭關系。其中漢王經營電子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其硬件電紙書的銷售,而當當明年推出的閱讀硬件設備無疑將直接威脅其市場份額;盛大云中書城目的在于推銷起點網的網絡文學內容,在當當上線的數字書刊頻道中,原創文學也赫然在列;對于移動書城來說,當當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同類競爭者。如果再加上京東和亞馬遜,幾方間的關系更是錯綜復雜,除了價格,內容、硬件設備都將成為競爭的目標。
專家觀點
服務升級將成競爭關鍵
當當、京東、盛大、漢王、亞馬遜、移動書城各自都在電子書領域有著自己的優勢,誰最終能坐上頭把“交椅”成為懸念。
“電子書領域的競爭注定將異常激烈,而誰能率先將服務升級,誰就將占據更大的優勢。”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專家姜奇平表示,隨著更多智能電子終端設備進入日常生活,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在要求更便捷、更舒適,電子書就是應這一要求而生,因而電子書在根本意義上是一種“服務”。但在國內電子書領域,大家卻還將電子書視為一種“產品”,實施的是量化、無差別的銷售模式,需要消費者自己去挑選,而不是主動向消費者提供。
“只有將銷售電子書視為一種服務,才能真正長期地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姜奇平認為,僅靠電子書的價格因素來吸引消費者并不是長久之計。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24/2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