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布的一紙改制過程免征增值稅、營業稅的通知,有望為正在低調籌劃速遞物流業務上市的中國郵政,再添一把火。
昨天,財政部發布了一份“關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稱對因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向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各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下同)郵政公司向各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轉移資產應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予以免征。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位行業內人士了解到,在改制中被免征兩稅,這將降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分拆速遞物流業務進而實現上市的重組成本,也有利于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做大資產進行更好的上市融資。
助推上市
據通知,對于因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向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各省郵政公司向各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轉移房地產產權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也予以免征。
通知中所提到的“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從2010年就開始了。2010年6月29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速遞”)正式揭牌,這家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旗下EMS業務與中郵物流業務合并而來的公司,實際上正是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業務的上市平臺。
隨后,各地的郵政公司也開始陸續進行速遞物流業務的分拆工作,成立當地的速遞物流公司。上海郵政公司一位內部人士昨天告訴本報,目前上海郵政公司已與上海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實現了分業經營,其中,上海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屬于中郵速遞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競爭性的快遞物流業務,而上海郵政公司則主要保留普遍服務、報刊發行等業務,并對上海郵政速遞物流公司EMS等的收件等進行代理。
因此,通知也強調,對通知到達之日前,上述已繳納的應予免征的增值稅或營業稅,允許從納稅人以后應繳納的增值稅或營業稅稅款中抵減或予以退稅;已繳納的應予免征的土地增值稅,予以退稅。
“像上述土地資產的轉移,一般對資產增值部分要繳納20%~60%不等的增值稅,而財政部此次下發的通知,將有助于大幅降低將郵政速遞物流業務分拆的重組成本,并有利于公司做大資產評估以實現更好的上市融資。”一位快遞物流業內人士對本報指出,今年以來,中郵速遞的上市已進入了沖刺準備階段,包括北京、浙江等地的環保部門已完成了對中郵速遞上市前的例行環保測評并公示,這也是擬上市企業在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材料之前的必需一步。
三駕馬車
目前,中郵速遞主要擁有EMS(全球郵政特快專遞)和CNPL(中郵物流)等品牌,并相繼推出了“次晨達”、“次日遞”、“限時遞”等高端服務業務,以及國內特快專遞代收貨款、收件人付費等增值業務,業務通達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國內2800多個縣(市),是國內最大的快遞服務網絡。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昨天則告訴本報記者,去年,中郵速遞的市場份額在22%左右。不過,由于今年民營快遞公司的業務量上升很快,中郵速遞的業務市場份額可能會減少,其中,申通快遞的業務量今年就可能會超過郵政速遞。
徐勇指出,與一流的民營快遞企業和外資快遞公司相比,目前郵政速遞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人才結構單一等問題,競爭力還不夠強,“不過,自郵政政企分開、分業經營后,服務和競爭力已較此前有不少改善。”
而分拆郵政速遞物流業務并實現上市,只是多年前一度政企不分的中國郵政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據記者了解,在實現郵政政企分離后,新成立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一直在梳理和整合旗下的業務,目前已經形成了郵務類、郵政速遞物流、郵政金融三大業務板塊。
“郵務類主要是從事普遍服務、報刊發行等,郵政金融則主要是郵儲銀行、郵政保險等。”中國郵政公司一位內部人士昨天對本報透露,在郵政金融方面,除了已經發展壯大的郵儲銀行,中國郵政還成立了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各地的保險分公司也在陸續籌建,希望依托郵政現有網絡和資源優勢,拓展商業保險業務。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郵政分拆上市:兩稅免征財政部“鋪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23/2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