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50多天后,孫池帶著光合作用重生計劃首度公開亮相。
日前,孫池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坦言,當初,光合作用集體歇業主要是投資的回報速度趕不上大環境惡化速度,而從2009年開始,公司的資金鏈就已開始緊張。
目前,經過2年多的調查研究后,新光合作用商業模式出爐,其利潤增長點將包括實體店商品銷售、品牌展示媒介平臺及電子書三大主營業務。
舊故事:投資回報速度過慢
光合作用的“小清新”風格一直被業內外視為傳統書店轉型的一個典型代表,孫池透露,在公司成立16年期間,光合作用經歷過3次品牌改革升級,為創新盈利模式,公司曾投入幾百萬元開設了網上書店,并引入許多非圖書產品,此外,還在空間升級、改造等方面投入不少。但這些投入尚未進入回報期,行業整體遭受電商的沖擊、消費者閱讀習慣改變等大環境變化,而這對規模較大的光合作用沖擊更大,傳統圖書銷售利潤不斷下滑,缺乏后續的投入資金,最終歇業收場。
光合作用重組方案的主要設計者之一、開銳創富公司合伙人張寧也表示,在重組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現,光合走到歇業局面,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投資的問題。“以前的光合作用的擴張均靠自有資金運作,無外來資本投入,而當傳統業務的造血功能降低后,后續資金又跟不上,自然會入不敷出。”
一位接近光合作用的人士的說法也驗證了上述觀點。其舉例說明,在圖書產品和非圖書產品的搭配上,孫池一直沒有找到最合適的產品搭配方式,“孫池一直在嘗試,其中,不乏引進了一些盈利能力不強的商品,這種成本投入在此前的光合作用中出現過很多次,導致投資失敗,而逐步積累起來后,最終導致資金鏈整體崩盤。”
而針對外界傳言光合作用將書店的圖書轉移到超市業務中,孫池也首度澄清,公司的業務只有超市和書店兩塊,公司成立了兩個專業的團隊管理,且前者銷售品種傾向于大眾化的產品,后者則更偏人文,只有少部分暢銷書稍有重疊,公司沒有轉移財產的可能性。
新模式:3條腿走路
光合作用重生商業模式中,將繼續保留實體書店,此外,還將增設品牌推廣媒介和進軍電子書市場。記者了解到,三個業務方向均將是新光合的盈利增長點。其中,電子書市場將是光合作用的一個新嘗試。
張寧解釋,“若做線上實體書銷售,需要龐大的物流支撐,因此,光合作用計劃做數字閱讀的內容提供商,這部分資產將屬于輕資產,需要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如今進軍電子書產業,在張寧看來時機剛剛好。目前,我國電子書市場還十分混亂,當當、卓越、京東等雖然在網上圖書銷售上是大鱷,但在電子書市場,也都剛起步,如今,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此外,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電子書市場需求快速擴大,一組數據顯示,今年5月亞馬遜宣布電子書銷售首超實體書,而2010年、2011年,電子書銷售同比上漲3倍。
線上線下的互動整合后,在光合作用新商業方案中預計,重生后第2年營收能超過1億元,5年內消化所有債務,5年后的利潤能達3000萬元,并初步達到上市規模。目前,光合作用重生估計需要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首批資金投資方,在達到IPO規模前,投資回報率將達到4倍。
不過,業內對光合的新模式卻有些擔心。一圖書零售業人士認為,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總投資至少約需200萬左右的資金,而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夠不夠很難說。而數字閱讀雖屬輕資產,但增設這一新業務,除了企業要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外,還需要十分龐大的出版商隊伍支持,所以新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將十分考驗新光合團隊的運作能力。
而另一業內人士也表示,“數字光合”符合民營書店的發展趨勢,只能說戰略性正確,其后期盈利能力是否可行還有待觀察。
Related相關
新聞回放
2011年10月底,光合作用書店被爆出其位于廈門和北京的直營店全部歇業。資金鏈的斷裂,讓孫池“含著淚光的夢想”最終難逃傳統書店業頹敗的大勢。
11月上旬,已經宣布停業的光合作用書店宣布有望獲得資本注入。根據重組計劃,待敲定重組股東后,光合作用將啟動“90天計劃”,預計到明年春節后,光合作用直營店將重新開業。
12月上旬,光合作用“重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出爐,并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新光合作用將采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光合作用新商業模式出爐 布局三大主營業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22/2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