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馬遜的Kindle到索尼的Reader series,從Barnes & Nobl出品的Nook到國內漢王的電紙書,電子閱讀在中國小荷才露尖尖角,卻大有風生水起之勢。有人稱,電子書的興起無異于千年前蔡倫發明造紙術,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場閱讀的革命。然而現實是,中國的電子書閱讀市場雖然潛力深厚,電子書內容市場卻存在著格局散亂、市場利益鏈不完善等缺陷。在電子閱讀革命大勢所趨的今天,中國市場需要一個好的電子書內容市場與之匹配,為國人開啟真正的新閱讀時代。
日前,當當網總裁在廣州宣布:當當網將在21日在線發布第一期電子書五萬本。這一動作引起了整個電子書行業和廣大讀者的高度關注。南方日報記者就此對李國慶進行了專訪。
改變國人的閱讀習慣
南方日報:很多專家認為,電子書適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碎片時間閱讀,你認為電子書的發展會對大家的閱讀習慣帶來哪些改變?
李國慶:電子書讓閱讀變得方便了。在美國人均閱讀量大概是每年20本,在中國則大大低于這個數字。事實上我們大可以利用電子圖書的優勢提高國民閱讀量。設想,電子書的價格低于紙質書,那么讀者用相同的預算可以買更多的書,進行更大量的閱讀,實現閱讀習慣的改變也是完全可能的。除此之外,一些讀者可能習慣用手機讀一些網絡文學、連載小說,如果電子書內容市場做好了,我相信能帶動這一批讀者去讀更多精品和主流的暢銷書。
南方日報:現在在地鐵里或很多場所,我們可以見到很多白領拿著Ipad或者手機進行淺閱讀。電子閱讀器競爭力在哪里?
李國慶:我們對電子書的理解跟讀者一樣。事實上即使有Ipad,專業閱讀器還是有它的市場的。可能有的人認為有電腦和Ipad可以替代閱讀器,我覺得這有區別。E-ink和LCD帶來的閱讀感覺與Ipad屏幕不同,更加接近大家習慣的傳統紙質書的閱讀感覺;而更重要的是,一些深度閱讀者會購買專門閱讀器,很多淺閱讀者則不會買。讀書是一件專門的事,深度閱讀者會對電子書專業閱讀器有很大的需求。
南方日報:作為網絡圖書銷售商,你們有沒有預測過銷售電子書會對紙質書產生多大的沖擊?
李國慶:新技術革命帶來的變化和痛苦,不僅是當當,所有人都得接受。短期內的陣痛是一定會有的,因為網上購買電子書的消費者一定是此前網上紙質書的消費者。很多人會擔心電子書對實體書店的沖擊,事實上,首當其沖的正是我們這些網上紙質書銷售商。當然,面對改變,我們只能去適應和接受。
電子書顯然還有降價空間
南方日報:當當網首批電子書如何定價?
李國慶:關于電子書的定價,事實上我覺得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在與出版社協商定價的過程中,我一直希望我們電子書的售價能夠更低,但是阻力重重,定價方案也還沒有完全達成。一些科技書、詞典提出電子書按照紙質書價格的七折銷售,這樣的定價還是高了。當當網很多紙質書已經七折出售,電子書顯然還有降價空間。我們的電子書計劃按照紙質書價格的三折到五折出售,在促銷期間,一些暢銷書的價格會達到一折。
南方日報:你曾經提到紙質書可附贈讀者電子書下載權,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李國慶:我一直設想,讓紙質書的消費者能夠同時免費獲贈電子書的下載權。讀者都希望獲得更好更快捷的閱讀體驗,這也是讀者的消費目的。我們應該為讀者創造這樣的條件,提供多種格式供讀者下載電子版。書店和出版商不會因此增加成本,卻能給讀者提供很大的方便。我認為我們能做到這一點,也會不遺余力地去做。
南方日報:預計未來電子書的銷售會占你們的業務的比例是多少?
李國慶:你注意到沒有,美國亞馬遜老不公布這個數據,但是你可以看他一會兒說超過硬皮書了,這個就是造勢,人家很樂觀,一會兒說又超過了紙書,都是說下載的冊書和件書,但是銷售額沒有上升。我預計用三年下載量超過紙書銷售的數量,但是銷售額三四年還不能超過紙書。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網李國慶:這是一場閱讀習慣的革命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21/2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