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京東商城CEO在其中透漏:“一家網站未經我們允許直接抓取我們所有的產品評價,這些產品評價是京東花費了價值過億的積分激勵用戶寫出來的,你怎么也要打聲招呼吧?實在難以相信這是一家整日倡導‘新商業文明、誠信’的公司所為,這和雞鳴狗盜行為有何分別?”雖然,這條微博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卻引起了網友對“一家網站”的猜測。正在大家爭論的時候,一淘網官方微博承認劉強東口中的網站就是一淘網。
京東和的斗爭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從上次京東宣布棄用,就已經讓廣大網民看到了其中的火藥味。
顯然,與上次劉強東只是措辭強硬相比,這次他是真的是生氣了。不過話說回來,劉強東的生氣,說明淘寶這次的進攻(拋開一淘網其他方面的戰略訴求)策略是正確的,打中了京東的軟肋。
京東發家的法寶,最主要的就是低價和正品行貨,但是隨著近兩年在我國的大發展,此兩者已經不僅僅是京東所獨有。而且隨著京東不斷引進大規模融資,瘋狂地大規模擴張,也使得其上市和盈利的壓力在無形中增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京東需要逐步提高毛利率來迎合資本市場。實際上,京東自今年以來,整體商品價格已經略有上調,低價程度較往昔已有減弱。如今,京東的“低價”認知主要是得益于此前數年的口碑,吸引著一批消費者習慣性的選擇。可以說,這種低價是一種“印象”低價。隨著一淘網橫空出世,商品價格變得具有可比性,慢慢地,京東的優勢已然變成劣勢——誠然,近年來京東在物流配送和研發上的投入巨大,甚至超過總費用的70%。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最敏感最直觀的只有價格。一淘的比價,正是價格層面上的直接比較,看重實惠的消費者無法將京東在物流研發上面的投入也算入其中。某種程度上而言,京東的競爭力被大大削弱,不利于以后的發展。
雖然屏蔽一淘網的公司除了京東還有蘇寧易購和當當網。但是,一淘網卻采取了區別對待的態度。就在劉強東發出上述微博之后,一淘網官方微博宣稱,“一淘網已經停止對當當和蘇寧商品及評論的抓取,因為了解到雙方的實際擔心,我們愿意與當當、蘇寧展開合作商談,并逐一解決大家對合作的疑慮。”隨后又稱,“京東的評論我們已經停止抓取,但我們認為商品價格服務相關信息本來就屬于公共內容,消費者有權了解,一淘將會繼續保留京東的商品價格信息在網頁上,就事論事,周末愉快。”
雖然只是口水仗,但一斑可窺全豹,從中不難看出京東和淘寶之間的口水,已非短時間可以風干。往前回溯,雙方早已結下梁子。在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具有絕對地位的當屬淘寶,但是京東經過幾年的瘋狂增長,市場占有率已經排在了第二位。加之京東物流方面的建設日益完善和其對商品的控制力高于淘寶,可以說超越淘寶并非不可能。先前京東和銀聯合作,致力于打造屬于自己的支付、物流、商品體系。一淘出現之后,致力于電商企業的價格透明化,實際上是建立了一個由淘寶完全掌控的,獨立于京東自建生態圈的外圍市場,這無疑給京東出了一個難題:如果加入一淘陣營,那么京東的用戶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受到一淘網的影響。如果繼續游離于一淘網之外,只會讓京東變得孤立,慢慢失去自己的潛在用戶。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一淘網:價格透明化 從京東開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21/2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