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雙12”連續兩場促銷大戰,掀起了電商本年度最后的瘋狂。不只是傳統電商,一些知名的網站也加入了這場戰局,甚至喊出了挑戰的口號。此前甚囂塵上的電商入冬說也被滿眼的繁華所掩蓋,那么團購、電商的前景究竟如何呢?
雖然是電商們憑空創造出來的節日,但“雙11”“雙12”帶來的卻是真金白銀。據淘寶網公開的銷售數據顯示:整個“全民瘋搶”活動期間,淘寶網成交額達到43.8億元。而國內知名團購網站F團,則憑借O2O消費模式,在可樂的單品銷量上號稱超越了淘寶網,成為團購網站的又一歷史性事件。
正式入冬還是春暖乍寒?
2010年下半年,很多電商遭遇融資難等問題,輿論一片唱衰之聲,認為電商、團購網站的冬天已經到來。甚至很多從業人員也認同這一觀點。但也有部分業內人士對此持保留意見。
淘寶網副總裁、無線事業部總經理邱昌恒18日對記者表示,在他看來,目前電商不是入冬,而是春暖乍寒。他說,評價電商是否入冬,不要看輿論怎么說,要看客戶怎么做。
這一觀點與F團的看法不謀而合,在F團看來,團購目前的競爭確實過于激烈,并且造成了非理性的競爭,但這并不代表團購的模式有問題。最能說明問題的是現在這么多的商家都自愿報名來參加團購,這就表示團購對商家是有好處的。外界再質疑也沒有商家的決定有說不服力。
事實上,對于電商的普遍唱衰,很多事由于電商自身發展失衡導致的。隨著Groupon在納斯達克股價狂瀉,高朋網卷入假手表風波,拉手網赴美IPO急剎車,上千家團購網站停運,再加上當當網等知名網站屢次曝出單方面取消訂單的情況,使得電商、團購網站屢次陷入輿論漩渦。
單就團購網站來說,不管入冬之說是否成立,但優勝劣汰,行業洗牌已在所難免。對此,F團VP溫京軍在接受采訪時則說:“我歡迎洗牌時刻早點到來,事實上團購網站在中國并不需要那么多。團購網站過多會帶來良莠不齊的問題,尤其是商家履約和服務問題。而早一點洗牌可以實現更好的資源整合,可以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實際上,洗牌對于大的團購網站生存是有利的。”
O2O模式能否改變團購未來?
O2O的概念由來已久,在團購出現之前,O2O(即線上訂購,線下消費)只是一個為實體商家搭建線上營銷平臺,使線下商務與結合的商業模式,在中國的運行范圍也比較狹窄,基本集中于機票、酒店,而團購的出現則為這一商業模式打開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F團正是借助這一概念,打出了“挑戰淘寶”的口號。
據F團方面透露,從12月12日開始,F團推出“全民瘋瘋瘋團”活動,將大概每三天就分別在全國7個城市推出“五毛”商品促銷活動,可樂只是其中的一種商品。F團的目標是在單品銷量上沖擊百萬件,挑戰淘寶,成為電商行業促銷中的銷量第一企業。
對于挑戰淘寶網的舉動,有業內人士認為,F團有制造噱頭拉攏用戶的作用。對此,F團副總裁溫京軍表示:“F團是一個還處在創業階段的企業,我們愿意挑戰淘寶這樣的成功企業。團購與淘寶屬于不同業態的形式,淘寶以實物為主的形式與F團以O2O本地生活服務業為主的形式共同組成了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
對于O2O模式,F團CEO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團購是一種爆款的模式,能夠在單點為商家帶來驚人的銷量。這次的可樂促銷,希望大家能夠看到O2O這種模式和淘寶相比,完全是另外一種感受。所以我們想要將團購這種聚合的模式和淘寶模式,做個比較。我相信,當我們十多萬的用戶到線下超市提可樂的時候,會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商家會看到團購為他們帶來的巨大價值。”
據阿里巴巴相關統計報告,2010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總額為5131億元,占201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約3%,可以看出90%以上的生活消費還是依靠線下的傳統渠道完成,由此可以看出團購這一O2O模式在中國的前景是可觀的。
有分析稱,如今的電商行業已快速分化成了兩個方向:一種是像淘寶這樣的傳統電商,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線上的運營能力,占到了實際布局的7成左右,對網絡平臺依賴性強。而另一種則是像F團這樣的生活服務業電商,其大規模的、龐雜的線下運營能力較為突出,且并不拘泥于網絡平臺,其線上線下的均衡實力布局更為合理。
不管是哪種方向,充分競爭的受益者肯定是消費者,對于團購網站挑戰淘寶的做法,我們大可持積極的態度靜觀其變,最終成功的模式肯定是消費者認同的模式。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21/2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