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樂購董事長杜家濱從飛虎樂購離職之后,不斷又有大量中低層離職消息傳出。“離職的人非常多,許多中高層私下都在找出路。”一位飛虎樂購內部員工透露。
雖然有消息稱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已經親自操盤飛虎樂購,飛虎樂購可能將由綜合商城轉型為垂直的3C電商。但電商界普遍認為飛虎樂購實際上已經兵敗如山倒,沒有再起的機會。“郭臺銘親自操盤一樣沒有用,而且郭臺銘也不可能真的來親自操盤。”家電垂直B2C新七天CEO左英杰表示。
飛虎樂購在2009年成立時,被郭臺銘寄予厚望。背靠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還有前思科中國區總裁杜家濱助陣,郭臺銘希望借此能夠從制造企業延伸至終端零售,完成從加工至線上國美的夢想。
但是,才過2年,郭臺銘就夢碎難救。
對此,電商界,包括飛虎樂購的同行,普遍認為郭臺銘打錯了算盤,飛虎樂購犯的錯誤令人匪夷所思。“許多做法不為電商人理解,犯的都是低級錯誤。已經在死路上,不如乘早關門算了。”中國新蛋網原CEO顧建興表示。
飛虎樂購選錯了模式 工廠優勢不等于采購優勢
與京東商城、新蛋網、易迅網等相比,飛虎樂購從品牌商那里進貨的價格并不占優勢。就連HP、DELL、索尼等富士康直接代工的品牌,飛虎樂購往往也要從二、三級渠道拿貨。
“雖然富士康為各大3C品牌代工,但是轉到零售公司之后,在品牌商那邊的身份也跟著改變。作為制造型企業,富士康在品牌商那里有話語權。但是作為零售公司,品牌商就不會給飛虎樂購任何優惠。”電器最大的電商代運營廠商、廣州易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包文青表示,當品牌商把飛虎樂購當做經銷商來對待之后,飛虎樂購根本不具備郭臺銘所想的優勢。
“富士康是蘋果全球惟一的代工場,但飛虎樂購正式上線一年了,上面還沒有蘋果的產品。”一名飛虎樂購的離職員工透露。
所以,致使在京東商城、易迅網、新蛋網等同行面前,飛虎樂購沒有一絲一毫優勢:產品線不夠全、采購價格更高、沒有自建物流導致送貨速度不穩定……
而為了擴大銷量的飛虎樂購做了兩個決定,被業內認為更是雪上加霜:一是在飛虎樂購之外,成立富士康部,把飛虎樂購的購物卡當做福利給富士康80萬員工;從3C擴展產品線,走百貨路線。
據包文青分析,飛虎樂購80萬員工不是人人都有購物卡,而且其采購量也并不足以支撐飛虎樂購的銷售。而據飛虎該離職員工透露,飛虎樂購成立一年后,很長一段時間的訂單量每天僅700單。并且,富士康員工的訂單利潤極低,對價格極其敏感。
另外一方面,百貨路線對于飛虎樂購來說,完全是增加負擔。“飛虎樂購在百貨的采購更沒優勢,而且沒有人懂百貨,轉百貨之后庫存、現金流的壓力更大。我在新蛋網的時候,用半年的時間把百貨的占比從百分一二提高百分三四,頭發都白了一片。對于垂直網站來說,百貨路線不是那么簡單就能走。”原中國新蛋網CEO顧建興認為,飛虎樂購在3C還沒做好就急于轉百貨,用戶數量不能支持百貨的銷量,致使供應鏈壓力倍增。
對此,商城原創始人、當當網上任COO黃若認為,多數制造企業沒有做終端的能力,從生產企業跨到流通產業,還要從流通產業跨到電子商務,失敗的可能性太大了。對于絕大多數傳統企業來說,做電商與其自建B2C網站,不如借助其他電商平臺。
其實,郭臺銘也不是沒有這么想過。曾經,郭臺銘找到京東商城CEO,希望以不到5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京東,但被劉強東拒絕。飛虎樂購從百貨收縮戰線至3C之后,被劉強東戲稱郭臺銘當初失去一生進入零售業的最后一次機會。
“郭臺銘把做電商想得太簡單了,沒有把京東等放在眼里,以為花錢就能做好,而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的優勢。”新七天CEO左英杰認為,富士康的優勢并不在于與品牌商的關系,而在于其制造資源。如果飛虎樂購選擇做垂直MTOC模式,讓工廠訂制少數物美價廉的產品在線銷售,或許反而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工廠式的管理方式 團隊沒有戰斗力
據飛虎樂購內部員工透露,公司上班甚至不能用QQ,也不能上網。這在需要用網絡的電商公司,幾乎是特例。
甚至,飛虎樂購的員工被傳言必須要使用公司指定的手機號碼。“離職的員工手機都打不通,被告知已經過期。”
而整個富士康的人都謹小慎微、低調行事、悶聲賺大錢,這樣的管理風格和企業文化亦傳到了飛虎樂購。所有業內電商,包括易迅網等業內同行,都表示對飛虎樂購的具體運營不甚了解。
“飛虎樂購很低調,平常也很少參加電商界的大會,其員工也很少與電商界人士交流,完全是工廠的管理方式。”華強北在線副總裁龔文祥表示,富士康工廠式的管理方式完全不適應電子商務企業。
但另外一方面,郭臺銘請的高管團隊卻又非常昂貴。“杜家濱原來是思科中國總經理,年薪百萬總是給付的。而他帶領的團隊,相比也不便宜。更為要命的人,杜家濱在大公司管理上肯定沒話說,但是卻沒有絲毫電商運營經驗和創業經歷,你看看市面上前十的B2C,除了蘇寧易購,哪家不是自己創業出來的?”新七天CEO左英杰分析。
并且,據各家電商公司反映,飛虎樂購組建團隊時從各家公司挖了一批人,而這些人之間短時間內難以融合。“京東、易迅網、富士康等人聚在一起,內耗就非常大。而且,被飛虎樂購挖走的人在原來公司就不受重用,其中許多是被淘汰的人才。”一位不愿具名的同行如是評價飛虎樂購的團隊、
一位從京東商城跳到飛虎樂購的采購經理對億邦動力網表示,在飛虎樂購工作不到半年,就難以忍受飛虎樂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氛圍,變立即選擇離開。
由于團隊沒有戰斗力,導致飛虎樂購難抓住供應商的關系。愛奈商城CEO張川表示,與飛虎樂購合作短暫便暫停。“飛虎樂購的產品推薦十分失敗,把已經停產或者不暢銷的產品放在首頁推薦,即使有消費者下單也難供貨,一看就非常不靠譜。”
2年來一件事沒做成 9000萬花得不明不白
富士康給飛虎樂購投資了9000萬,而在2年并未見任何成績:沒有銷量,沒有業內影響力,沒有形成團隊,沒有掌握供應商關系……
據多位業內人士估算,2年時間飛虎樂購在營銷端的花費總共不過500萬。“根本沒有看到飛虎樂購的營銷推廣,少得可憐的推廣算到頂也就500萬。”
這對于跑馬圈地時代的電子商務來說,業內普遍認為飛虎樂購的花錢理念依然是傳統制造工廠那一套。“臺灣人做生意喜歡四兩撥千斤,但是這在中國電商的初期發展階段,2009年才進入市場,不做營銷推廣,不做行業交流,誰知道飛虎樂購在做什么?”顧建興表示。
分析稱飛虎樂購存三大錯誤:工廠式管理
而易積電器包文青則說得更直接——如果不是飛虎樂爆出購面臨關門的新聞,大家都要忘記他的存在了。
而由于訂單量級不夠的原因,飛虎樂購也并沒有自建物流。電商花費巨大的物流倉儲對于飛虎樂購來說,也基本不用投資。
據新七天CEO左英杰估計,飛虎樂購的9000萬投資主要用于人員成本。“如果物流和推廣沒花多少錢,9000萬只能是用在員工的工資,以及系統的開發上了。”
而飛虎樂購管理的混亂也致使其運營成本很高。“管理零售體系很復雜,在混亂的情況下,聽說飛虎樂購倉庫幾十萬的貨莫名其妙就不見了。”一位飛虎樂購的離職員工表示。
“9000萬對于一個創業的B2C來說,其實并不算一個小數字。當初庫巴網和新七天創立的時候,根本沒有這么多錢。而且這9000萬花得一點聲響都沒有,對于一個具有富士康撐腰的平臺來說,有一點難理解。”左英杰表示,飛虎樂購的失敗與業內認為資金過少并無直接關系,而在于飛虎樂購沒有創業基因,也不具備創業公司的生存能力。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飛虎樂購:從加工至線上國美的夢想逐漸破滅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10/1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