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災難消滅在搖籃中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實驗,并提出了著名的“溫水煮青蛙”理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個理論也旨在告訴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具有足夠強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
在成功并購雅虎中國后,在高興地向他的員工宣布好消息時,也及時提出,要開始對雅虎中國的業務進行整合,強攻搜索。因為,的發展實在繞不開搜索這道坎。而搜索正是阿里巴巴(行情,資訊,評論)的軟肋,另一方面,在美國的異軍突起,也使馬云注意到來自Google的威脅。
經過調查發現,eBay在美國處于一種尷尬境地。eBay的賣家很多,但錢都投到Google上去了。這些企業不光將投到Google上去,還將店也開到Google上去了。用Google一搜索,全是eBay賣家們開的店。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Google也是電子商務。
阿里巴巴前CTO也分析說:“美國eBay是Google最大的廣告客戶,Google為eBay帶來了相當大比例的客戶流量,所以電子商務和的結合已經是必然的趨勢。GoogleBase的推出相信會讓eBay嚇出一身冷汗,因為如果Google決定做電子商務的話,eBay會遭受沉重的打擊。”
馬云認為,盡管當時Google式的電子商務在中國還沒有出現,但三五年后肯定會出現。正是馬云的高瞻遠矚,他的預見使他沒有盲目樂觀于當下的喜悅,而是決定馬上就采取措施來應對威脅,將災難消滅于搖籃之中。
馬云在《贏在中國》節目中,就曾建議創業者,要預見災難,而且千萬不要把災難當公關,不要覺得出現質量問題可以通過告訴媒體,然后再翻回來。要用好心態看到災難,盡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創業者要時刻考慮完善自己,對外為客戶提供優質、全面的服務,對內抓住一切機會,讓員工明白企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品質。對于一個企業來講,利潤下滑不是危機,市場成熟以后利潤一定會下滑。真正的災難是企業失去了自己最珍貴的、最好的東西——品質。所以,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完善自己,盡量將災難消滅在搖籃中。
2006年,馬云在接受西班牙《國家報》記者費得里格·拉蒙比尼采訪時說:“我是政府的好朋友,但我從來不和政府交易,我選擇小公司做我的客戶。名聲讓我憂心,所以我留在杭州,遠離權力中心北京。我見過太多飛上天空然后突然摔下的人了。”
馬云把繁榮稱為夏天,夏天要少運動、多思考、多靜養。繁榮延續那么長,意味著冬天很快就來了。所以,他認為在繁榮的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持警惕。
馬云認為,對一個公司的CEO來說,更重要的不是看到機會,而是看到災難,并把災難消滅在搖籃里。因為作為領導者,CEO不僅要給大家指出一條通往光輝前程的康莊大道,更要做的事情是及時發現,在這個通往光輝前程的路途中存在有怎樣的災難。
一個優秀的CEO和領導者,在給員工展示未來美好前景的時候,一定要告知他們未來的災難或許是什么,認清潛在的災難,你才能渡過未來的災難。沒想清楚,天天只想美好的,一般就會很快關門。
推薦閱讀
傳統企業操作電子商務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2011年之前,電商是一個美麗的傳說;2011年,電商是一個美麗的謊言;2012年,電商將是什么?深入市場調研,我們發現:傳統企業目前對待互聯網(可以泛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云創業真經:將災難消滅在搖籃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07/1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