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淘寶商城在成立一周年之后,正式發布新的商家管理規則(以下簡稱新規),新規主要包括對入駐商家的保證金要求、服務費提高、最低銷量標準和服務費返還激勵政策。早在9月19日的淘寶商城新聞發布會上,淘寶官方已經透露出新規的頒發消息,但以提高服務和商品質量為目的的新規定卻在發布的第二天引起了淘寶商家的轟動。 10月11日晚,近6千個淘寶商家集聚YY商討“反淘”策略,正式打響反淘阻擊戰,截止12日上午10點,加入反淘組織的成員已經突破1.3萬人,他們成立各個組織小組(包括執行部、宣傳部等)分別實施反抗策略,而商城大賣家(韓都衣舍、七格格、OSA等)成為他們反抗的對象之一。如此大規模的反淘行動,也將淘寶商城推到了風口浪尖。 淘寶新規 難以適用 從新規的內容來看,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漲價。 漲價一,商家在淘寶商城經營必須交納保證金,保證金主要用于保證商家按照淘寶商城的規則進行經營,并且在商家有違規行為時根據《淘寶商城服務協議》及相關規則規定用于向淘寶商城及消費者支付違約金。具體金額根據商家類型來定,其范圍在5萬—15萬之間。 漲價二,商家在淘寶商城經營必須交納年費,年費金額以一級類目為參照,分為3萬元或6萬元兩檔。從淘寶商城成立以來,年費金額從之前的6000元、1萬元提高到今天的3萬和6萬元。不過新規中也指出對于提供優質服務的商家,淘寶會返還年費。 有商家合算過,按照現在的淘寶新規要求,每年在淘寶商城上付出的運營成本將高出之前的10倍之多,業內人士分析,對于中小商家來說,一年沒有30萬時難以在淘寶上立足。 筆者認為,淘寶新規難以適用于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從行業整體來看,淘寶坐擁國內80%的網絡消費者,進駐淘寶的商家85%都是中小賣家,只有15%左右是大賣家,雖然這15%的大賣家總銷售額超過了其余85%,但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多形態才能保持穩步持續的發展,利用收費標準來提高門檻暫不適合目前現狀。 另外,電子商務寒冬臨近,資本市場的冷淡使得電商企業不得不捂緊口袋過日子,電商資源的稀缺也使得運營成本不斷攀升,在資本縮減和成本上漲的今天,淘寶新規無疑又是一個黃牌,中小企業的電商死神即將到來。為了生存,85%電商企業不得不起義反抗,淘寶新規已經脫離眾多群眾(中小賣家),欲走高端路線,壟斷中國電商平臺。更有人認為這是與國民黨革命路線類似,如果這個比喻恰當,那最后的結局又是什么呢? 電商格局 或再變遷 除了萬人反抗淘寶新規以外,值得關注的是10月12凌晨,騰訊規劃已久的新網購平臺(超級電商平臺)正式上線,不知道是特意還無意,騰訊的B2B2C平臺原本規劃與年底上線,可卻偏偏在“反淘”事件后幾個小時內正式推出,這不得不讓業內有一些猜想。 眾所周知,騰訊與淘寶一直是競爭對手,騰訊內部人士曾稱要騰訊電商撼動淘寶在中國的地位,而騰訊超級電商平臺則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力,即將脫離群眾的淘寶不得不意識到騰訊給其帶來的潛在威脅,特別是淘寶不斷上漲的價格。筆者猜想過,騰訊的電商優惠政策以及超級平臺的優勢或會將淘寶那85%的中小賣家吸納過去,B2C的第三方電商平臺格局勢必會有所變遷。 除此之外,京東、當當等綜合B2C商城也在緊密鑼鼓地招募優質商家進入,在被逼無奈的高成本下,商家更愿意選擇同類型具有發展潛力的平臺,而淘寶新規和淘寶局限或分散原有的中小商家。 因此,筆者大膽預測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格局會發生一定的變革。電商仍以綜合商城、第三方平臺和垂直平臺這三個平臺類型為主,各品類商家紛紛自建獨立垂直B2C網站,淘寶商家數量呈遞減趨勢,綜合性開放平臺商家呈遞增趨勢。 截止目前,“反淘”事件仍在繼續,迫于輿論壓力,阿里董事局主席馬云已經出面發表言論,馬云在微博中說到“違背理性也要一意孤行”,筆者理解為無論淘寶商城的中小商家多么反抗,淘寶新規不會做出任何調整,都會堅持執行下去。在理性面前,無論哪一方都會為了自己的權益而不懈斗爭下去,因此,筆者建議淘寶官方能根據電商現狀做出合理的調整,而參與反抗組織的中小賣家也冷靜處理,畢竟就目前來看,進駐淘寶發展電商事業是唯一的選擇。
推薦閱讀
淘寶商城新規則發布后,技術服務費從6000提高到3萬、6萬,保證金從1萬提高到了10萬。突如其來的新規則,讓很多商城賣家猝不及防。很多新入駐商城的賣家,前期的投入還沒有收回,馬上就要面臨更大的付出。到底是開還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商城發布新規 萬人密會打反擊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012/1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