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團購似乎火的不得了,公司有幾個同事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團購的粉絲,每天都會到各大團購網站搜羅一些團購信息。我也團過幾次,也參加過朋友團購的吃喝玩,多次親身經歷告訴我,團購確實不咋地。
報價不實,低價并不低
團購從來都是以較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但低價有些時候并不低,在美容美發等團購項目中,團購報價有很大的水分,即便是打折之后的團購價格,也多數不如普通的會員價更實惠。
前些時間親身體驗了一次美發團購。團購的A套餐:資深造型師洗剪吹、歐萊雅燙發、歐萊雅綜合護理,原價1380,團購價為88元。相比原價足足便宜近1300元,比大街上狂喊的跳樓大減價還厲害。但消費的時候發現,實際情況遠不是團購上宣傳的那樣。在前臺等待的過程中,無意發現了他們的報價表,所有項目相加后的價格只有380元,根本不是網上所說的1380。不僅如此,如果你是該理發店的會員,這個套餐只需68元。所謂的資深造型師、所謂的歐萊雅燙發護理,扯淡啊!
吃到的總是縮減版的
參加過一次大學同學團購的吃,是個湘菜館,看了網上的介紹,無論是菜的數量,還是品類,都是相當的好。最主要的是6人套餐,去吃飯的只有5個,本以為可以撐著肚皮回來,可惜杯具了。
首先是經過了一段鳥不拉屎的地方,然后在一段擁堵不堪、垃圾遍地街道苦苦尋找著餐館的名字,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地方。餐館的環境確實不敢恭維,兩個大桌全部臨近WC(心情很復雜,此處省去N多字)。當服務員把第一個菜端上桌的時候我就有預感——缺斤少兩。所有的菜幾乎都是縮減版,至少沒有團購宣傳的那么豐盛、那么有分量。特別是“玉米雪梨排骨湯”,我只能說這確實是湯,而且幾乎都是湯,玉米、排骨、雪梨,任你怎么撈,5個人竟然不夠每人一塊。本以為壓軸的湘西霸王蛙能為本次不豐盛的團購來個美好的結尾,誰知只有四塊蛙肉,可憐請吃飯的那位兄弟,蛙肉都沒混上。
預約無門,時常“被”過期
團購項目多數都是有最后期限的,對于餐飲、KTV等項目往往需要提前預定,但總是有商家以滿位為由拒絕團購消費者的預定。使其不是沒有位子,而是商家總是為團購消費者設定很多限制:只提供一個位子,限定時間段消費等等。被迫無奈,要么退掉團購項目,要么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團購“被”過期。
公司有幾個麥霸,很早就預謀相約K歌,最終選擇了團購。第一次團購之后才知道,商家限定團購消費者只在工作日的9:00至4:30可以消費,被迫無奈,只得退掉。后來又團購一個,這家倒是沒有時間限制,但仍然讓你無法消費。網站上說需要提前5天預定,誰知每次打電話預約得到的答復都是位子已滿,商家回復可以順延,但即便順延了15天商家的回復仍然是位子已滿。幾個人憋不住嗓子癢癢,直接去歌廳看個究竟,發現不是沒有位子,而是商家只提供一個包間供團購消費者使用。按照網上顯示的1327個團購成功計算,即便是24小時輪流有人到歌廳消費,也會有一半的人“被”過期。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表面上團購有多火,但問題卻越來越多,如果團購網在瘋狂融資,瘋狂打廣告的同時不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在參團產品質量、服務水平上把好關,“5000家團購網站最后會有超過95%的比例倒下”的分析將會很快出現。
無論團購如何便宜,如何受歡迎,我對團購是失去信心了。
推薦閱讀
在對手林立的電子商務領域,如果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客戶的信任,成了眾多電子商務平臺所重視的問題之一。而一呼百應在面對數百萬企業客戶的時候,始終堅持著將優異的電子商務產品與客戶服務 互聯網經濟時代,網絡營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背后問題多多 報價不實,低價并不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0812/1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