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慈星股份業績大幅增長,但現金流卻反而惡化。三季報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252.21萬元,去年同期為-5177.84萬元,同比惡化了40.06%。其中,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增長較多的項目包括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各項稅費、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截至2021年9月30日,慈星股份貨幣資金為4.65億元,相比去年底的5.00億元下降0.35億元;負債合計12.39億元,相比去年底的,10.11億上漲2.28億元,其中增長幅度較大的是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和租賃負債。
日常經營所需資金應該是指營業成本,2021年前三季度,慈星股份營業成本12.5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63億元,大幅上漲65%,其中增長幅度較大的是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深交所問詢函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擔憂不無道理。
慈星股份作為一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且持續大幅惡化的公司,要拿出貨幣資金4.65億元的近一半2億元,進行一場對陌生行業的豪賭,引發的惡果有可能是導致主營業務資金鏈斷裂。
深交所作為國家證券監管機構,站在國家產業發展利益的高度,肯定不愿意為了芯片產業多一個可有可無的風險投資者,而失去一個生產針織機械的行業領先企業。
“門外漢”撿到的“投資機會”風險大
事實上,慈星股份冒著資金鏈斷裂風險節衣縮食掏出的2億元籌碼在專業投資芯片產業的風險資本市場上并不缺乏,只要是確實有發展前景的芯片公司,20億也沒有問題。最怕的是,慈星股份擬投資公司有可能風險大于機遇,導致專業創投資本裹足不前,才讓芯片產業的“門外漢”撿到了“投資機會”。
根據慈星股份公告披露的武漢敏聲經營狀況顯示,該公司2020年、2021年1-11月的營業收入均為0,且2021年凈利潤虧損3884.85萬元,相比2020年虧損82.96萬元,惡化多倍。
正因為如此,深交所問詢函要求慈星股份結合武漢敏聲目前8英寸晶圓生產建設情況、實際良率、在手訂單以及截至2021年11月營業收入為0的實際情況,補充說明實現上述生產及商業化銷售目標需具備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不確定性并作風險提示。
對于不熟悉的產業,“門外漢”往往可能根據一些表面現象做出過于樂觀的前景估計,進而給出過于高昂的資產估值。
因此,深交所問詢函要求慈星股份說明本次投資武漢敏聲估值14億元的確定方法、重要假設及其合理性、主要參數及確定依據、具體過程;結合同行業可比公司、可比交易以及經營情況,說明是否存在評估增值率較高的情況及具體原因,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推薦閱讀 恒寶股份要求一卡易退還股權轉讓款:雙方就違約各執一詞 勝算幾何? 2015年,恒寶股份(002104)花費1.53億元收購新三板企業ST一卡易(430671)51%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6年之后,恒寶股份提起仲裁,要求解除當年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慈星股份近半貨幣資金豪賭晶圓產業 股價逆市暴跌14.27%有這些內在邏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pk/31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