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依凡
在網貸領域,有著一群野蠻人——他們可不同于在資本市場舉牌的實力派,而是無序生長的代言人。在2015年年末,監管細則終于落地,野蠻人受到監管規范,有業內人士預測,2016年網貸行業面臨兩個選擇:或者回歸秩序,或者被秩序消滅。
拍拍貸ceo張俊也坦言,雖然細則中并沒有之前坊間傳言的5000萬實繳資本金的要求,但實際上,和商業銀行直接開展資金存管的門檻更高。因為從銀行的角度,對存管業務方的選擇依然會比較謹慎,這意味著小平臺未來生存空間不大。
近日,騰訊科技旗下互聯網產業趨勢研究、案例與數據分析專業機構的企鵝智酷發布《中國互聯網年度趨勢報告》。在2015年,企鵝智酷先后發布了12份深度行業報告,研究范圍涵蓋社交(微信、社群)、視頻、媒體、金融、汽車、房產、教育、互聯網+傳統行業、95后新生代等諸多熱點和前沿領域。累計輸出PPT近千頁,案例采訪過百份,用戶調研超過20萬人次。在這些基礎上,企鵝智酷重新審視和思考中國互聯網在過去12個月里發生的變化,最終打造出長達124頁的《中國互聯網年度趨勢報告》。報告中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從“行業之變”、“用戶之變”、“從業者”、“資本論”和“趨勢與未來”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解析。
監管出爐 行業面臨大洗牌
懶財網CEO陶偉杰表示,除了關注平臺背景(是否有銀行、保險做“干爹”)、平臺資金量級(盤子一般來說越大越安全)、運營時間(存續時間越長越靠譜) 這些常規指標外,投資者還可以從平臺的技術背景、是否喜歡玩概念、對自己核心業務模式的解讀能力(自己都說不清、叫人如何信服)等方面考察一個平臺。平臺的重要性大于標的。
支付行業、P2P分別被定位為小額支付通道和信息中介,并從消費者保護和反洗錢角度將其納入銀行的委托監管職責。同時,存管時代正式到來,聯合存管或成主流趨勢。多家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合作推出P2P資金聯合存管模式,銀行負責最終清算和物理存放,第三方支付負責提供賬戶體系,幫助P2P平臺和銀行對賬,形成“支付+運營+銀行存管”的運作模式。
P2P熱潮與隱憂并存,問題平臺失聯與跑路等問題頻出,整個行業呈現明顯的燥熱與失序,整頓和洗牌在所難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出臺也意味著行業有望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
互聯網金融關注人群占比
從年齡層來看,青年群體對互聯網金融更關注,20~29歲的用戶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最為關注,了解互聯網金融的占有效樣本人群的74.5%。50歲以上的用戶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并不是那么感冒。白領對互聯網金融更多了解,農民近半數人沒聽說,同樣,學歷高的用戶了解更多,學歷低的用戶認知較少。從城市規模上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了解互聯網金融的占有有效樣本人群的74.5%。因此,盡管20~29歲當前缺少理財資金,但3-5年后將成為P2P理財的中堅力量。
從業者、投資人看P2P
從業者及投資人談互聯網金融有從業者認為各行業大鱷扎堆進軍P2P領域,大幅度提升P2P行業準入門檻。監管將成為P2P行業的準入的最低門檻。相對于資本雄厚的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的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弱,對于風控有著更高的需求。有投資人認為P2P行業已經沒有多少新的東西,剩下的就是收購整合。
P2P自我升級與關鍵轉型還需三層發力
美利金融CEO劉雁南表示,隨著資本不斷涌入P2P行業,那些模式不清晰、沒有特色和缺乏安全風控的平臺將逐漸被市場淘汰。“監管政策落 地勢必也會加速大量平臺的死亡,但優秀的平臺也會脫穎而出,呈現恒者恒強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不盲目擴張,專心做好資產端的企業,在2016年應該會有 較好的發展。”
P2P行業將面臨“從亂到治”的關鍵轉型。提前進行自我升級的從業者將有更大的機會脫穎而出:
第一、對接信用體系,提高風控水平。P2P行業應積極爭取與央行及其他征信平臺做信用體系對接。出于對P2P整體行業大數據積累的考慮,征信平臺也應該更早的開始積累P2P的交易信用數據。
第二、拓展業務范圍,轉型一站式投資理財平臺。相對于銀行體系的間接融資,P2P更新近于直接融資并具有債權的屬性。債權市場可能存在走低的趨勢,為了實現穩定發展,P2P行業應尋求更多的增長空間和業務覆蓋。
第三、進一步開發細分市場,如醫療、旅游等。隨著監管時代P2P市場的進一步分化,垂直細分領域會涌現出新的業內參與者。
推薦閱讀
作者: 依凡 央行12月28日傍晚公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強調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和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 央行支付司>>>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p2p/29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