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實力與其技術或當前產(chǎn)品無關,而是與人才有關,因為技術和產(chǎn)品會迅速發(fā)生變化。
即使是蘋果已故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也很痛快的承認,沒人能獨自撐起一家公司。因此,如果你想要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那么就必須建立一個偉大的團隊;而要建立一個偉大的團隊,那就意味著兩件事情:善于聘用和善于解聘。
善于聘用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你必須為每個崗位都找到最好的人選,然后說服他們加入公司。與此同時,善于解聘也是很關鍵的,理由有二:首先,無論你多么仔細都好,都會在聘用員工時犯下錯誤,這時你需要做的就是盡快修復錯誤;第二,如果你的公司正在迅速成長,那么最終其成長速度都會超過某些早期高管——這時你就需要找到替代人選。簡而言之,如果不能做到善于解聘,那么你的公司就會淪為平庸。
在Facebook的早期階段,這家公司曾在聘用員工方面犯下許多錯誤,但隨后迅速解決了這些問題。Facebook還很善于在公司迅速成長時替換已不合時宜的高管。
7.保持控制權
每家公司都有三種主要的支持者,那就是客戶、員工和股東,而最好的公司能平衡這三者的利益。與此同時,較弱的公司則僅強調(diào)其中一種支持者的利益,同時犧牲其他兩種的利益。舉例來說,公司會壓低員工薪酬來應付開支,或是試圖節(jié)省制造成本和生產(chǎn)蹩腳的產(chǎn)品,或是向管理者支付過高的薪酬,而實際上他們的工作表現(xiàn)十分平庸。
有些公司陷入這種“陷阱”的原因之一是,它們說到底是由短期股東掌控的;與公司客戶和員工相比,這些股東所需要的利益大為不同。
如果Facebook一直都是由其風險投資者掌控的,那么很可能這家公司早已被作價出售。而作為上市公司來說,如果Facebook對公共股東的短期需求負責,那么可能會被誘惑著削減研發(fā)支出,或是走上其他捷徑來改善季度業(yè)績。
但在實際上,F(xiàn)acebook一直是由扎克伯格掌控的,而扎克伯格一直都集中致力于構建其長期愿景,而不是致力于實現(xiàn)短期的財務回報。
因此,確保你的公司不會走上歧路的方法之一就是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如果不是像扎克伯格那樣擁有徹底的投票控制權,那么也可以擁有支持你愿景的主要股東。
8. 不要無休止的“小組討論”,只管推出新特性,然后根據(jù)那些不滿的尖叫聲來作出改變
喬布斯曾說過很著名的一句話,那就是消費者不知道他們自己想要什么。他還說道,蘋果的工作就是判斷出消費者想要什么產(chǎn)品,然后再做出來給他們。
Facebook一直都是這樣運作的,這家公司并未對其新特性進行“小組討論”,而是只管推出新特性。有些時候,這些新特性會遭到強烈的反對和不滿的尖叫聲。隨后,F(xiàn)acebook會據(jù)此對新特性作出改動或是取消。
舉例來說,對于“News Feed”這種特性,F(xiàn)acebook對其作出了改動來解決某些用戶擔心的事情。這種特性在推出之初受人詬病,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Facebook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而對于“Beacon”這種特性,F(xiàn)acebook則在最后完全撤回。
每當Facebook的新特性遭遇尖叫聲時,就會有一些觀察人士下定論說其“犯了個錯誤”。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些新特性可能確實包含“錯誤”在內(nèi),但這個過程本身則是深思熟慮的。
9. 培養(yǎng)睿智的顧問,然后學習任何能從他們那里學到的東西
領導能力和管理才能都屬于技藝,因此都是可以(也是必須)學習的。
正如風險投資家本·霍洛維茨(Ben Horowitz)所說的那樣:首席執(zhí)行官是后天養(yǎng)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扎克伯格作為首席執(zhí)行官的技藝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分驚人,這種技藝是他有意獲取的。在Facebook的早期發(fā)展階段,扎克伯格作為領導者的表現(xiàn)是如此之差,以至于高管們告訴他需要“首席執(zhí)行官課程”。從此以后,扎克伯格就全心致力于盡可能多和盡可能快地學習這些技藝。為了幫助自己的學習,他培養(yǎng)了一個顧問團隊,其成員包括美國最好的一些企業(yè)家、投資者和高管,如喬布斯、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投資者皮特·泰爾(Peter Thiel)、風險投資公司Accel Partners的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華盛頓郵報》的唐納德·葛萊哈姆(Donald Graham)等。從這些人以及他為Facebook招募的許多高管身上,他學到了足夠多的東西。漸漸地,他變成了一位偉大的領導者。
沒人能擁有所有的答案。身邊圍繞的天才人物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得到一些好答案。
10. 讓你的皮膚變得象厚皮類動物一樣厚
如果你想要做一些艱難的、創(chuàng)新的或是有趣的事情——簡而言之,就是某些值得去做的事情——那么就一定會遭到批評。你越是成功,這種批評也就越是厲害。你不一定非要樂在其中,但確實必須要學著忍受,因為有些事情是絕對無法阻止其發(fā)生的。
人們會嫉妒,會惱怒,會不理解。他們(媒體、競爭對手)會制定日程,會因他們(前員工)被對待的方式而感到沮喪,會想要錢和信用卡。簡而言之,他們會在你的道路上點燃無數(shù)的“地獄之火”。而在有些時候,有種批評會是正確的。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扎克伯格受到了無數(shù)的批評,其中有些是正確的。在最初的時候,他曾是一名表現(xiàn)糟糕的領導者。他曾犯過許多錯誤,也曾做過一些值得質(zhì)疑的事情。他曾讓許多人感動厭煩。
這種批評一定會是傷人的,但扎克伯格從來都沒有讓其阻礙自己繼續(xù)構筑Facebook的愿望,也從來沒有因此而放棄夢想。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Everett/編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上個世紀英國一位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Ephraim Lovelock)提出地球是一個超級有機體的假說,認為地球可以自我調(diào)節(jié)以維持生命進程,并以古希臘大地之神蓋亞來命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成功的13個秘密:行動比想法更重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8/6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