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上市的團購鼻祖Groupon剛剛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Groupon實現了1630萬美元的盈利(去年第四季度還虧損4270萬美元),這一消息對于國內團購同行來說無疑是一劑興奮藥。
經過2011年的洗牌,國內團購市場的“馬太效應”正逐步顯現,美團網、拉手網和窩窩團“三足鼎立”之勢現雛形,其中美團網今年3月份的銷售額超過3億元,率先開啟了團購的3億時代。業內人士指出,Groupon實現盈利,表明團購市場正進入一個行業拐點,而行業龍頭將成為最早的受益者。
Groupon盈利提振信心
2010年,我國團購市場風生水起,并上演“千團大戰”,大量資本涌入團購,鼎盛時期,全國團購網站數量高達6000多家。然而,如何實現盈利問題,一直困惑著整個行業。
作為團購業的鼻祖,Groupon同樣面臨這一難題。Groupon在2010年巨虧4.5億美元,2011年繼續巨虧3.5億美元。不過,Groupon剛剛發布的201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實現營收5.306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并首次盈利(實現凈利潤1630萬美元)。受利好信息提振,美國時間5月15日,Groupon股價在財報發布后大漲近20%。5月16日,Groupon股價再次逆市走強大漲7.23%。
美團網C E O王興(微博)告訴記者,Groupon首次實現盈利,表明團購業的拐點正在來臨,這對國內團購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Groupon在美國團購市場一家獨大,規模效應是其實現盈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從國內市場看,團購業的集中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據第三方導航網站團800最新報告顯示,之前率先成為“2億元俱樂部”成員的美團網、拉手網和窩窩團,3月份成交額均超越2.5億元,三家總成交額已占據團購市場49%份額,幾近半壁江山。其中美團網以3.06億元的銷售額獨占鰲頭。與此同時,大量排名靠后的團購網站也在被大清洗。王興指出,在2012年,團購業“馬太效應”會愈加明顯,“一個直接后果是,市場資源將不斷向美團網這樣的優勢者集中,包括資金、人力等,使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他表示,“對團購網站來說,本地化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做好本地化最重要因素就取決于人。美團網當前重點是抓住洗牌機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
對于盈利預期,美團表示,今年年底將實現盈利;嘀嗒團C EO宋中杰將這一目標定在了今年七八月份;滿座網CEO馮曉海更是表示,要在今年二季度實現整體盈利。
易觀分析師陳壽送認為,團購第一陣營的網站紛紛追求盈利,這是行業回歸理性的表現。2012年團購業將由此前的資金、流量驅動演變成產品、服務機制驅動。
采寫:南都記者 肖昕
推薦閱讀
中國概念股收盤行情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8日凌晨消息,周四美股高開低走,尾盤跳水使股市大幅收跌。道指與標普500指數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納指四連陰。歐洲問題引發的憂慮以及5月費城制造業指數遠遜預期,令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Groupon第一季度業績首次“止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8/6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