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杏花村古戲臺的黃梅戲表演
池州:以原生態為主的多元休閑文化格局
2010年4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池州考察時曾留下“池州非常美,有河有湖,有山有水,生態環境很好,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也很好”的贊譽。池州山清水秀,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0%以上。在旅游業態上,池州在生態立市的基礎之上,形成了多元的休閑旅游格局,包括以九華山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之旅、以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石臺為代表的生態休閑之旅、以杏花村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和酒文化之旅等。
池州市副市長夏月星指出,豐富的山水資源是池州發展休閑旅游的良好基礎,池州是中國第一個生態經濟示范區,池州市始終堅持生態立市,非常注重生態的保護,在經濟開發的同時始終保持著山清水秀、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并且積極探索景區與周邊居民和諧共存的課題,“池州市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休閑旅游度假城市。”
在池州,記者們走訪了池州牯牛降景區、仙寓山景區、杏花村、平天湖、九華山等地,充分感受到了池州的原生態之美和文化歷史。池州市副市長夏月星坦誠的表示,目前包括牯牛降在內的一些原生態景區仍然是以觀光為主,旅游業態還不豐富,需要逐步完善。池州將在保護生態和帶領百姓旅游脫貧上下功夫,建立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
2012“歡樂健康——休閑城市全國記者采風行”媒體團成員在成都
錦里古街
成都:看得見的“快城市、慢生活”
成都是中國最佳旅游城市與休閑城市之一,國寶大熊貓、四川美食是成都旅游的兩大活招牌。2011年,成都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了9674萬人次,同比增長41%,其中入境游增長幅度更大,達到了121萬人次,同比增長51%,實現旅游總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33%。
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長陳世安表示,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成都的休閑城市建設,近年來,成都著眼于城市的人、環境、文化和生態價值,向全球推廣充滿文化底蘊與活力的城市生活,以及現代化的城市精神。成都確定了以生活方式和文化體驗為主導的推廣目標,提出了“快城市,慢生活”的成都休閑生活方式。
推進文化興旅,加強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之間的互動,將文化創意融入旅游產業當中,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是成都“十二五”規劃的重點之一。如何將文化創意融入旅游產業中,推動成都旅游的國際化與現代化,是成都一直在做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是錦里和寬窄巷子。開街3年多來,寬窄巷子流淌的成都文化吸引了來自境內外的游客近3500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近180萬人次,成為境內外游客到成都旅游首選目的地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廳”。
現在,成都的旅游已經越來越休閑,更多的游客選擇體驗成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觀光客。他們活躍在成都本地人最愛去的茶館喝蓋碗茶、聽川劇、看變臉,對成都的麻辣川菜從辣怕了到怕不辣,甚至學起了打麻將,將成都安逸舒適的慢生活過到了骨子里。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5月16日下午消息,移動搜索公司宜搜科技發布手機搜索營銷平臺。相對于傳統搜索營銷平臺關鍵詞的高費用,可大幅降低推廣成本,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實現低成本營銷。 據了解,宜搜科技之所以布局這個市場,看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2“歡樂健康·休閑城市全國記者采風行”第一批活動圓滿落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6/6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