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醒
2012年春,繼漲價導致“十月圍城”之后,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淘寶再次因“小二腐敗”丑聞被媒體和公眾大肆圍觀。無獨有偶,一貫信奉不作惡的谷歌公司在美國也正忙著將自己從一起侵犯用戶隱私的案件中撕剝出來。
谷歌招惹的麻煩并不復雜,FCC的調查顯示一位谷歌工程師在2008年到2010年期間,借參與谷歌“街景”(Street View)項目的機會從私人無線網絡中搜集私人信息。爭議的焦點在于:盡管這個餿主意源于工程師個人的想法,但是在侵犯公眾隱私權的整個過程中,谷歌負有什么樣的公共責任?這件事情是否僅僅因為谷歌內部管理不善所導致的小概率事件,抑或象征著網絡巨頭不加約束的權力和能力正在無可避免地侵害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基本權利?
事實上,這并不是谷歌唯一的隱私權官司,今年2月15日,咨詢公司Precursor的創始人斯科特·克里蘭德(Scott Cleland)發表博客,詳盡整理了谷歌近年來在各國牽涉反壟斷、隱私保護和知識產權濫用的相關調查。除了有17個國家或地區執法機構正在對谷歌街景侵權事件展開調查之外,谷歌沒有退出選項的新整合隱私政策、繞過蘋果Safari網絡瀏覽器用戶隱私設置的行為都在全球各地引發多項調查。
為什么以創新和道德潔癖著稱的谷歌會成為全世界網民戒備防范的專司刺探隱私的怪獸?在商業成功和公眾質疑中困惑不已的網絡巨頭們是否知道,自己是在哪里開始令人失望,又在哪里開始讓人恐懼?
脆弱的數字公民
今年4月的《經濟學人》刊載了一篇討論數字遺產問題的文章,主人公名叫洛恩·格萊斯頓,現年58歲,他打算整理自己的數字財產,但讓他苦惱不已的是,這些數字財產——包括軟件、網站、下載內容、照片、網絡游戲賬號、社交媒體賬戶和電子郵件——全部分散于互聯網上各個網站里。
僅僅在20年前,普通人的生活世界還是相對完整的,如今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地穿梭在兩個并行的世界里: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或缺的是住所、上班習慣的路線、銀行賬戶、社會關系、偏愛的餐廳和購物中心。網絡世界里,我們也有不可或缺的個人空間、電子賬戶、支付工具、社交網絡、郵箱和聊天工具、偏愛的網站和網店。
谷歌、亞馬遜(微博)、facebook、騰訊、百度、淘寶……這些成功的網絡公司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其商業模式正建立在為人們提供網絡世界每日不可或缺的服務,或者為人們管理著數字財產之上。它們在介紹自家商業模式的時候喜歡用“網絡沃爾瑪”、“網絡水電煤”或“網絡高速公路”作比,成為多少用戶每日不可或缺的服務決定了其在納斯達克(微博)上的市值。
都說開放與共享是網絡的本質特征,與現實中的民族國家內部的公民不同,網民可以在各大網站的邊境線自由穿梭,但問題在于,一旦“兩國開戰”,網民們的個人權利總是首當其沖成了炮灰�!�3Q”大戰爆發之后,有網民撰寫微博這樣自嘲:諾基亞(微博)做了個艱難的決定,如果探測到10米范圍內有iPhone,一條火爆的微博將啟動自爆程序,毀滅10米內一切物體。阿迪做了個決定,檢測到用戶身上有耐克,衣服鞋自動變透視裝。
現實世界中顯而易見荒謬的事,在網絡世界中卻一再上演。
現實世界中,為了保障你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開發商和物業盡管有權在社區周邊安裝防盜系統和攝像頭,但他們必須接受相應的嚴厲監管,保證其員工不會濫用權力監聽你的生活,更無權擅自決定誰有資格來造訪你的家門。
可在網絡世界中,你以為很私人的電腦空間卻成為360和騰訊兩家巨頭的戰場,絕大多數用戶在得知這場戰爭存在時,爭斗已進行到中場。
現實世界中,政府特許某家公司進入水電煤這樣的公用服務行業時,必然對公司的資質進行了嚴格的限定,甚至收取高額保證金,以確保公司能夠長期穩定地為當地社區提供每日所必需的生活服務,不允許隨意中斷這些服務。但在網絡世界里,那些網絡巨頭們卻可以任意修改和中止服務,某些網絡公司在職能已經近似于“公權力”,它兼備“工商+城管+公檢法”,有權對用戶的產品、服務、合規、守信進行全面監控,自行制訂公布規則,如果你一旦違反這些“法規”便將失去繼續經營的資格,同時還將失去建立生意的初始投資、長期積累的客戶、店鋪口碑和賴以為生的收入來源。
人們存儲于網站上的私人郵件、照片、文章和音樂是暴露而脆弱的,所有權模糊;得益于各種“創新的商業模式”,人們和網絡公司之間的契約難以言喻,傳統交易銀貨兩訖的簡單契約關系十分罕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多邊交易、免費模式和眾包模式,用戶常常提供商業價值但卻并不付費,因此在數字財產受損或無端被中止服務時,想要追索賠償非常困難。
在“3Q”大戰、百度被訴侵犯知識產權、淘寶調價遭抗議、淘寶反腐、谷歌侵犯隱私權等這一系列事件發生之前,絕大多數受益于網絡的網民并沒有意識到這兩個世界之間存在的巨大撕裂。但是現在人們卻清晰地感受到,網絡世界中所提供的水電油煤、生活服務、資產托管機構卻并不像現實世界中受到健全完善的保護和約束。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6日凌晨消息,通用汽車已經取消了在Facebook投放1000萬美元廣告的活動,原因是這些廣告無法收到預期效果。 不過,通用汽車將繼續利用Facebook的免費媒介來促銷其品牌。據悉,1000萬美元是通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請捂緊“被開放”的數字財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6/6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