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微博)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楊敘
最近為了能更多地了解智能手機的使用,我嘗試把iPhone換成了三星(微博)Galaxy Nexus,感覺屏幕大了許多,使用體驗也非常不同。身邊有同事買了一款屏幕更大的Galaxy Note,拿來打電話似乎也并不嫌塊頭大。這些智能終端設備,只是當前市場上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中的幾例,它們各有定位,用戶各取所需。從中我感覺到之前想過的一個趨勢正在加速,就是計算力的擴展、應用的延伸、體驗的升級,正不斷顯現出個性化互聯網的張力,加速智能終端的演變。在這篇文章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察和思考。
首先我們來看看個性化互聯網時代,智能設備正在發生哪些演變?個性化互聯網的特點,是用戶可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獲取個性化的內容、服務,最終實現個性化體驗。這里面有三個關鍵點:一是以用戶為中心,以個性化體驗為目的,這與過去以設備、數據為中心不同。二是人機關系變成“一人多機”,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中選用不同的設備,這與PC時代“一人一機”也大不同。此外,個人定制的應用程序、內容和服務,可通過不同智能設備來體驗,而且體驗效果是連貫、一致的。
過去,我們用PC是以工作學習為主,用平板是以娛樂為主,用手機是通話為主。今后,手機可能90%以上的應用功能與通話無關,用平板也能工作,用超極本也有極致的體驗。工作和娛樂、計算和通信的功能界限也許不會那么明顯,一個設備上有更多跨界的功能。
微軟(微博)的Windows 8出來之后,市場上將會出現超級本創新的熱潮。消費者將會看到更多優秀的跨界設計,體驗到更多方便、更多有趣的應用。
“一人一機”還是“一人多機”,消費者選用什么樣的設備、多大的屏幕,完全是根據個人的使用習慣、應用場景而定。我經常被問到: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會不會取代PC?我想說,這是傳統的分類,當設備形態多樣化甚至跨界創新之后,我們就應該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這個市場了。
今后用戶需要的是“互聯計算”體驗,具有高度智能化、一致性、主動感知、安全可靠的特征。體驗的一致性很重要,同樣的應用在不同的設備上都可以體驗到一致的效果,設備與設備之間需要開放性的架構,使上面搭建的應用、服務保持一致。而且當所有的設備連到互聯網上,局端的云計算也是智能的,能夠主動感知用戶接入的是什么設備、屏幕尺寸多大等,然后將匹配的內容和服務整合好,推送給用戶。
推動終端和云端智能化的發展,均需要強大的計算力。晶體管是計算領域最重要的游戲規則改變者。去年以來,英特爾已經在22納米制程上推出了3-D晶體管技術。這可以說為整個行業繼續創新奠定了基礎。今年第三代酷睿處理器,明年的手機系統芯片(SoC)都將采用這一技術。有先進的制造工藝保證,我們就有信心使英特爾架構支持從云計算到超極本、智能手機等未來各種智能設備的演變,滿足個性化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升級的全面需求。
在個性化互聯網時代,人們個性化體驗的需求將得到更大程度滿足,創新的潛力將得到充分釋放。這一趨勢給信息通信產業鏈的合作伙伴揭示了全新的、更大的機會——包括硬件、軟件、內容和服務,許多廠商不僅要考慮垂直整合、把最好的體驗提供給用戶,也要考慮橫向的合作,如何在開放的架構上構建一致性的服務和體驗。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PC消費市場、智能手機市場和互聯網市場,在個性化互聯網浪潮中,掌握中國用戶豐富的個性化需求,本地產業鏈就有機會立足中國,引領全球智能終端設備的創新、演變大潮。這真是激動人心的個性化互聯網時代,而我們正身處其中!
推薦閱讀
網易閱讀宣布投入千萬級巨資啟動原創精品文學計劃、千字兩千元高價購買名家原創互聯網版權后,目前已收到過百位知名作家的合作意向。據網易閱讀公布的最新進展,該計劃已經初步與陸琪、今何在、馬伯庸、溫瑞安等數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楊敘:智能終端因體驗而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5/6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