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5月15日上午消息,移動互聯網大會期間,Evernote 宣布進軍中國,并將Evernote中文名確定為“印象筆記”。談到進軍中國的野心,Evernote CEO菲爾•李賓(Phil Libin)說,Evernote效仿的對象是蘋果公司,生意一半在美國,另一半在中國。
如果說去年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火了《憤怒的小鳥(微博)》,今年Evernote成了國際廠商中的主角。
5月10日, Evernote發布中國服務“印象筆記”,旗下應用印象筆記•圈點(Skitch)和印象筆記•人脈(Evernote Hello)也一同發布。
在數據中心建設上,印象筆記在中國已經獨立建立了數據中心,中國服務與美國服務分開,獨立運營提供服務。
菲爾介紹說,這樣做的考慮是給用戶多了一個選擇。“如果用戶想使用國際版本,可以選擇國際版。想使用中文版,則可以直接下載中文版。”
在數據保護方面,“印象筆記”保留了Evernote的三個原則:一是數據是用戶的。所有存到Evernote的內容,版權和所有權都屬于用戶;二是數據是受保護的。未經用戶的允許,Evernote公司沒有任何權利查看、分享、使用和分析用戶數據;三是數據是可轉移的。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把全部數據遷移出去,不受任何限制。
中文版和國際版分開運營,這意味著用戶的賬號是各自獨立的。用戶可以使用同一個賬號,但是Evernote官方建議“最好不要同時并行使用”。已經是國際版用戶如果想用中文版,還需要重新注冊。
這種分開運營的策略,一方面規避了不同國家互聯網政策監管的風險,另一方面,Evernote也是在試圖做本地化的一種努力。
“我們首先是來自中國本土團隊做公司的運營,最開始我們在中國只有1個人,現在我們已經有7個,到今年年底,我們計劃中國團隊的數目在20-30個人。” 菲爾說。
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現象屢屢發生,此前雅虎、谷歌(微博)等多個互聯網公司已有先例,而移動互聯網公司也難以避免。
菲爾承認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存在各種艱難:“我們能做的是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提供好的產品。同時學習其他公司,汲取雅虎、谷歌的教訓,讓我們自己變得靈巧一點。”
菲爾說,“我們的效仿對象是蘋果公司,蘋果公司一半是在美國硅谷,一半是中國市場。我們也希望這樣,一半在美國加州,一半是在中國。我們在中國的服務不僅僅是面向中國用戶,而是面向全球用戶。”
目前Evernote在全球有3000萬用戶,在中國約有110萬用戶,中國市場是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Evernote用戶最多的國家。菲爾認為中國很快就會超越日本市場。
不過在中國市場上,已經有有道云筆記、麥庫記事等類似的記事軟件,且有道云筆記的用戶數在200萬以上,這一數字超過Evernote。
面對中國本土化的競爭對手,菲爾表示不會去留意競爭者。“在傳統經濟中,會看對手在價格上進行競爭。目前我們的軟件已經免費了,對我們而言,最好的辦法,不擔心其他公司做什么,只看我們做更好的產品。”
Evernote的盈利模式是把活躍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菲爾的商業邏輯是,用戶越喜歡這個軟件,使用的時間越長,為其付費的可能性也越大。據報道,在現有的3000萬用戶中,付費用戶已經占了1/4,這個付費比例相對于應用軟件還是比較可觀。不過在中國市場上,目前付費比例僅為1%左右。
菲爾透露,他們也在推進人民幣支付策略,給用戶多種選擇。
5月7日,Evernote宣布獲得由中國寬帶產業基金(CBC Capital)領投的7000萬美元投資。
“關于在中國盈利的問題,我們沒有答案,但我們有耐心,賺錢是長期的事情,我們可以1年、2年甚至10年不盈利,但希望開發更好的產品。” 菲爾最后說。(秀倩)
推薦閱讀
文/佚名 提示:購買水貨手機沒有質量保障,請謹慎選擇! 【上海行情】一般情況下,新上市的手機在價格方面都是會持續“堅挺”一段時間的,價格下降的機會不會很大。但最新的HTC One V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價格一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Evernote CEO:我們效仿的對象是蘋果公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5/6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