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消息,2012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今日上午9時將在北京拉開帷幕,本屆大會以跨界、融合、變革為主題。在大會高峰對話環節,小米科技(微博)CEO雷軍(微博)與主持人王利芬就米聊、小米手機等展開對話。
以下為兩人對話實錄:
王利芬:
接下來有請小米科技CEO雷軍先生上臺。首先請雷總評價一下剛才馬總他的主題講演您的心得,看能不能傳遞給大家。
雷軍:
我覺得剛才馬總講的挺實在的。講的非常多干貨也講了很多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王利芬:
您的產品小米在哪個上面發力,跟馬總相同嗎?
雷軍:
互聯網行業之所以有這么多創新,發展這么快,互聯網有一些共通的東西。比如馬總講的其實我們也都非常認同,也都是在這么做。無論做什么產品,互聯網比較忌諱的是布局,我們所強調的都是單點切入,一點點長大,只有這樣的業務才能夠生存下去,才能做的比較好。所以我們在做每一個產品的時候都是先尋找一個有很大用戶需求的點,一點點的擴張開來,一點點做這點是大家很重視的。實際上互聯網企業都是一點點長起來的,騰訊、百度這樣的企業都是一點點長起來的,所以單點切入是互聯網很重要的一個原則。
王利芬:
單點切入過程顯然跟傳統模式不太一樣,單點切入非常強調速度這點有什么分享的嗎?
雷軍:
我們需要快速迭代,方向掌握不對要快速調整方向。今天互聯網很少有人有這個洞察力。我們需要用快速迭代做出市場反應。比如你的產品今天有一百個人選擇一個星期后會有多少人選擇,這些測試都非常關鍵。
王利芬:
測試過程里它的點成為發散狀,不是說在哪個狀呈現特別清晰,這時候怎么判斷?
雷軍:
我過去做天使投資,每一次我只投200萬,我覺得就是選擇一兩個點,用這種方法逼迫你聚焦,逼迫你把所有點放在這兒,這樣才有爆發力。
王利芬:
您投了很多互聯網公司,我覺得互聯網領域傳統商業認知,一個公司要掙錢原理過時了嗎?
雷軍:
這個問題因為我自己也創業,首先做的是金山軟件,這個問題是我99年那一年里最焦慮的問題。傳統領域的人轉到互聯網商業模式是最頭疼的方式,能不能通過高投入獲得高的市場份額?獲得高的用戶口碑,獲得這些模式的時候,你的商業模式能不能把賠的錢賺回來。十年前我們看新浪、搜狐、網易都在燒錢,十年之后他們是最賺錢的公司。歷史已經證明了互聯網模式的先進性。
王利芬:
比如說陳年(微博)最近也說他最近把毛利率提到15%?
雷軍:
凡客毛利率可不是15%。絕對不是15%,是15%凡客這個模式就不用玩兒了。
王利芬:
是多了還是少了?
雷軍:
太少了。因為在互聯網上做品牌服裝,只有15%抗不住。我們門口大的廣告牌有春天無所謂,廣告牌都是錢的。
王利芬:
我想請您評價一下京東的模式,它的模式是先打市場,它的毛利率肯定比15%要低?
雷軍:
電商整個模式我比較了解。電商它很容易擴張,但是真正的問題是互聯網競爭及其殘酷,價格戰,各種手法反應比較快,今天是中間過程,各家公司都在血拼,我相信幾年之后只剩下一兩家公司大家就比較掙錢了。我相信京東和京東的同行們為這個位置在做非常殘酷的競爭。
王利芬:
有一個評價說京東活不到半年左右。
雷軍:
他們都是我尊敬的同行。
王利芬:
您憑什么說話現在虧的錢未來是可以賺回來的?因為互聯網爭市場,擴張團隊,這樣的方式是超過了我們過去經營傳統公司的方式。這是一部非常大的危情?
雷軍:
如果京東有3C30%以上的銷售份額,它就擁有定價權,這時候可以要求廠商給他足夠好的利潤。其實亞馬遜當時也是毛利率非常低,一定規模以后可以把毛利率提到20%。
王利芬:
那時候會殺出來一個人跟大競爭呢?
雷軍:
比如你在美國再開一個書店,跟亞馬遜一點競爭沒有,亞馬遜服務質量和整個倉儲物流體系都是非常高的門檻,上游供貨商給他非常低的價格,所以這時候就有了規模效應,競東最重要的是規模效應。互聯問大規模燒錢的公司最需要控制好的是,高速公路上開車,每小時130公里速度最重要的是不能翻車,只要不翻車就能贏。
推薦閱讀
5月10日,第四屆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召開。當天下午,新浪微博舉辦主題為“連接 成長·開放 共贏”的開發者專場論壇,攜手多位合作伙伴分享微博開放平臺最新數據,共同探討“移動應用社交化趨勢”。 當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文:小米科技CEO雷軍對話王利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0/5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