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紅外望遠鏡首次探測到地球兩倍體積系外“超級地球行星”的光線,天文學家稱這項發現是歷史性突破。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超級地球巨蟹座55e行星釋放的紅外光線,這顆行星環繞一顆距離地球41光年之遙的恒星運行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紅外望遠鏡探測到巨蟹座55e行星的光線,這顆行星環繞一顆距離地球41光年的恒星運行。巨蟹座55e行星自轉一周僅相當于地球18個小時。
巨蟹座55e行星首次發現于2004年,它并不是一個宜居行星,卻由于其體積是地球的兩倍,被稱為超級地球行星,同時,這顆行星具有超級密度,質量大約是地球的8倍。但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探測到巨蟹座55e行星釋放的紅外光線。
5月8日,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總部斯皮策望遠鏡項目科學家比爾-多希(Bill Danch)說:“斯皮策望遠鏡的勘測結果再次令我們感到驚奇!它是探索研究遙遠行星大氣層的先驅,為即將發射的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潛在宜居行星應用類似的技術奠定了基礎。”
據悉,2005年斯皮策望遠鏡首次探測到一顆系外行星釋放的紅外光線,但這顆行星是“熾熱木星”,一顆體積大于巨蟹座55e行星的氣態行星,它非常近距離地環繞主恒星運行。研究人員稱,雖然此后其他太空望遠鏡也實現了類似的觀測,但目前斯皮策望遠鏡對巨蟹座55e行星的觀測首次發現一顆巖石超級地球類型行星釋放的光線。
自從發現巨蟹座55e行星,天文學家日益發現更多關于這顆行星的奇特特征,研究人員現已知道這顆行星是巨蟹座55e恒星(位于巨蟹星座)系統中5顆系外行星其中之一。由于巨蟹座55e行星擁有超密集質量和極端近距離軌道,從而使它格外令天文學家關注,它與恒星之間的距離比水星和太陽之間距離近26倍。
這項最新斯皮策觀測顯示,巨蟹座55e行星朝向恒星的一側非常熾熱,溫度接近于1726攝氏度。這顆行星很可能是一個黑暗的星球,它缺少充實的大氣層來加熱朝向恒星的反向一側。
更為奇特的是,這顆行星遍布淤泥,之前斯皮策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巨蟹座55e行星五分之一質量是由較輕元素構成,其中包括水,但是極端熾熱的溫度和大氣壓力在這顆行星表面形成一種“超臨界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狀態。
超臨界流體可以想像成為液體狀態下的氣體,它存在于極端大氣壓力和溫度環境。在地球上,在蒸汽發動機中水可以達到超臨界流體狀態。
之前在對巨蟹座55e行星的研究中,采用一種叫做凌日法的技術來分析這顆行星途經主恒星前方時所發生的變化,在這項最新研究中,天文學家使用斯皮策望遠鏡勘測到巨蟹座55e行星自身釋放的紅外光線。
斯皮策望遠鏡對巨蟹座55e行星的最新觀測結果與超臨界流體水世界理論相吻合,這顆行星很可能是覆蓋超臨界流體水的巖石星球,并在星球表面形成蒸汽層。
比利時列日大學邁克爾-吉倫首席調查員邁克爾-吉倫(Michael Gillon)說:“這非常類似于海王星,如果將海王星軌道距離更接近太陽,將觀測到它的大氣層出現蒸發現象。”目前,這項研究報告詳細情況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2003年,美國宇航局投資7.7億美元建造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當前處于延長任務期,主要進行宇宙紅外線觀測研究。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在延長任務期中,望遠鏡工程師調整了幾項觀測設置,從而有助于實現行星觀測最優化效果。
美國宇航局下一個重要紅外太空觀測平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計于2018年發射,它將潛在揭曉巨蟹座55e行星和其他類似超地球行星更多的詳細情況。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斯皮策項目科學家邁克爾-維爾納(Michael Werner)說:“我們可以想像40年前,當時還未發現系外行星,正是基于斯皮策望遠鏡的優異性能,它能夠適應新的宇宙探索領域,并獲得突破性天文發現�!�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嘟嘟/編譯)據國外媒體5月9日報道,英國利茲大學的科學家近日表示,細菌可以用來發電,微生物可以使用光或氫氣作為燃料,結果產生電流。這種能源可以作為實際應用,清潔能源有望變得廉價。 英國科學家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國宇航局觀測到系外行星的第一縷光芒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0/5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