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底起,不斷有B2C平臺被爆巨額虧損,緊接著團購網站的“倒閉潮”來襲,一直縈繞在電商行業上空的層層陰霾,何時才能烏云散盡蒼穹現?在“零利潤網購”、 “千團大戰”的這種“競底”血拼的模式之后,下一輪角逐的焦點在哪里,制勝的武器是什么?
在傳統B2C、B2B模式日漸乏力的背景之下,不少業界人士紛紛將目光投向此前一直低調行事的O2O。有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已有超過70億美元的風投資金進入O2O市場,而在資本市場普遍不景氣的形勢下,包括客多、布丁網、街庫網等O2O企業都獲得了數額比較可觀的融資。眾多業內分析人士表示,O2O覆蓋了傳統電商的“死角”,讓數目龐大的中小消費服務類商企能夠很好的運用電子商務進行營銷,這也讓O2O模式擁有巨大市場潛力。
同時,O2O模式的高門檻決定了它的不易復制性,避免重蹈團購行業大起大落的覆轍。李開復(微博)也曾在微博中指出,O2O在國內機會很大,但要做好卻很難。因為國內的線下商家普遍對互聯網認識不足,推廣起來需要很大的力度和過硬的技術支持,企業必須有很強的線下運營經驗和資源整合能力,才能將規模效應顯現出來。
“模式和市場一直是電商行業的命門”客多集團CEO鄭志祥表示,由于O2O模式能夠很好的滿足中小消費服務類商鋪的本地化需求,而在城市商圈消費領域,這是一塊超過千億規模的‘市場蛋糕’“。在鄭志祥看來,O2O模式將成為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的主流趨勢。
作為國內O2O模式的先行者,創立于2007年的客多集團通過深入分析市場現狀,將O2O模式顛覆性的進行了應用再創新,在業內首創了”商圈異業消費鏈商盟“概念,從線下構建了一套本土化的O2O商圈平臺推廣模式,經過多年本地化發展,客多模式正在向全國商圈擴張。
客多O2O模式,首先通過客多寶為同一個商圈內沒有競爭關系的商戶搭建一個聯系的平臺,在線上構建起龐大的商圈消費者數據庫和全面的商家優惠庫,實現商盟之間的交叉營銷,共享客戶資源,有效地解決實體經營店客源問題。另外,輔以LED廣告屏、手機客多的各種應用,以及客多網等幾種主要的形式,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延伸,構建基于顧客手機的商圈云,一方面幫商家有效解決店鋪獲取商圈內潛在客源需求,另一方面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優惠、更便捷的消費體驗。這樣一來,客多以實用性創新的模式便迎合了市場需求。
隨著O2O的影響力不斷壯大,客多正在向全國20-30個直營城市及二三四級城市進發,而其的行業影響力也日漸突出,獲得了包括前阿里巴阿CTO吳炯、美國藍馳基金、北極光創投等國內外知名VC的聯合投資,而B輪融資已進入了完成階段。
推薦閱讀
當前的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到一個開放的時代。包括終端設備廠商、電信運營商,以及傳統的互聯網企業,都在不斷完善自身開放平臺,強化應用與系統的交互與體驗,同時結合自主功能特性,釋放更多API能力。 對于應用提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產業寒冬期 市場和經營模式決定生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9/5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