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過客/編譯)一個古老人類祖先化石的最新分析表明人類大腦在250萬年以前開始增長,差不多也是人類開始直立行走的時候。化石頭頂上一個未融合的裂縫表明頭蓋骨在出生后的幾年內仍然柔軟,使大腦有時間繼續生長。頭蓋骨內部的一個大腦特征同樣也讓研究人員深入了解了人類大腦的發育。
昵稱“唐孩兒”的頭骨化石三維掃描圖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迪安-福爾克在一項聲明中說道:“這些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它們為人類大腦為何可以長得更大更復雜提供了一個貌似非常合理的解釋。”研究人員認為,當人類開始直立行走的時候,為嬰兒的頭蓋骨施加了壓力來保持柔韌性,讓它們能夠在幾年內繼續生長。
小骨頭
這個化石頭骨屬于一個三四歲大小綽號“唐孩兒”的非洲南方古猿,它被發現于1924年而且可以追溯到大約250萬年以前。這個樣本最初發現于南非的一個石灰礦中,而且這是該人類物種的第一個樣本。
研究人員借助三維掃描來對這個頭骨進行了分析,分析包含臉部、下巴、牙齒以及一個天生的腦殼內部構造。他們同時將他們的研究結果與其它的人類、黑猩猩以及巴諾布猿的頭骨進行了比對。這些掃描圖能讓研究人員確定這個兒童顱骨板(也被稱作顱骨縫)之間的連接并未完全融合,這是一個奇特的人類特征。
直立行走
研究人員說到,在猴子和其它猩猩出生后,它們的這些大腦連接就迅速閉合,但是在人類中這種融合很久之后才會出現。頭蓋骨中的這種彈性或許是為了幫助生育,因為從產道中生下一個大腦袋的嬰兒是很困難的,特別是由于直立行走導致的髖部變化之后。
生命中持續很久的這種彈性也能讓前額皮層隨著時間擴張和生長,這一大腦區域對于認知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研究人員能夠從頭蓋骨內部的大腦痕跡中發現,這些大腦區域已經開始擴大和發展。
福爾克說到:“這種彈性特征或許是為了與兩條腿走路能力的改善相協調,直立行走的能力導致了分娩的困境。當大腦尺寸增加的時候,由于產道形狀的收縮讓分娩變得更加困難。這種持續的額骨縫有助于解決這一困境。”這項研究結果周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推薦閱讀
轉播此圖到微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人類頭骨化石新發現 額骨縫有助直立人分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9/5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