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4月,以電子優惠券為主打產品的布丁家族用戶規模正式突破1000萬,布丁也因此成為移動生活服務類應用中第二個活躍用戶超千萬的品牌。此時,布丁創立僅一年多。它的成長軌跡,啟示著生活類App開發者,如何在浩如煙海的應用叢林中脫穎而出,如何在白熱化的應用大戰中絕地逢生。
化繁為簡的哲學與魅力
是的,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讓人無法不熱愛。
而今,移動互聯網觸角所至,便利與快捷已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兩年前,有人預測:生活類應用將會領跑手機應用領域。今時今日,衣食住行的各種需求早已掌握在我們的手掌方寸間。一夕之間,生活類App遍地開花,盡管一切快到讓人猝不及防,盡管機會均等,但成功卻只給有準備的人。
其實,布丁僅僅是無數生活類應用中的一個品牌,所關注的領域也僅僅是餐飲娛樂。“產品需要有愛。”布丁創始人徐磊如此詮釋自己開發應用的核心訴求,而這個理念也因此貫穿了布丁家族自創建之初到擁有千萬級用戶的始終。布丁起初的產品叫做“布丁愛生活”,這是一款基于位置的生活類應用,旨在通過一個入口來解決用戶所有的本地生活需求,包括餐飲、團購、電影等等。然而,事實證明,用戶對大而全的業務并不十分領情。運行一段時間之后,從用戶角度出發,徐磊和他的團隊把這個平臺一分為四,成為布丁優惠券、布丁電影票、布丁外賣、布丁K歌惠四大垂直應用,同時摒棄了各種商業化和無用的信息。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化繁為簡后,布丁的用戶規模在今年4月份突破了1000萬,其效果顯而易見。
布丁優惠券是布丁家族的拳頭產品,也是簡以致用的典范。登陸它不需要任何注冊,一目了然的界面排列著各種快餐的LOGO,并且分類清晰,三步之內,用戶必定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優惠券。并且,布丁還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進行個性化推送和朋友間的短信、郵件分享。但在這里,微博分享功能則被簡化,因為“吃頓快餐,應該不會有人需要在微博上分享”。包括位置服務,像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店,門店分布廣泛易于尋找,因此應用里并沒有加入位置功能。至今,布丁的幾款應用仍在不停做減法,隨時刪減華而不實或使用不便的功能。在垂直的領域“小而精”,是布丁以用戶之名不斷創新的目標。
或可預知的美好與未來
“更容易讓用戶想起你”,這也是徐磊和他的團隊所追求的境界。為此,他們不惜在同一個領域推出用戶可能重疊的產品。比如布丁電影和布丁電影票。布丁電影分享的是影訊與影評,而布丁電影票則用于尋找你周圍最便宜的電影票——用戶選擇自己心儀的電影票、完成在線支付后,系統將會自動把兌換碼以短信形式下發到用戶手機上。觀影時,用戶只需到柜臺完成兌換,即可享受一場性價比超值的視聽盛宴了。
據介紹,布丁電影票是目前布丁Apps里唯一一款擁有良好支付渠道的應用。如果說布丁優惠券與布丁外賣現階段完成的是用戶的積累,那么布丁電影票正在嘗試的則是盈利模式的探索。“如今布丁電影票已經開始盈利,且成績不俗。”布丁市場公關經理徐歡難掩對自己產品的贊嘆,“這是我們首個完成內部支付的應用,也是布丁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談及電影票的合作商家,徐歡還告訴網絡導報記者,他們目前并沒有直接選擇和院線接觸,而是與第三方票務平臺進行戰略合作,比如看購、票啦啦等。首先,這些平臺可以保證充足的票源,這是布丁最看重的。其次,因為第三方票務平臺有著來自院線的直接壓力,他們也樂于找個更好的渠道進行分銷。另外,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地域短板,這種情形下,與布丁合作是他們很不錯的選擇,而給出優惠的價格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今,移動互聯網領域千萬級用戶積累的門檻和成本越來越高,可能同類競品尚在用戶積累的初級階段,而在自己的責任田精耕細作的布丁,卻已經有了可以預知的美好前景,這著實是令人振奮的事情。
垂直精準的創新與規律
近期在Android平臺發布的布丁K歌惠是布丁家族在休閑娛樂領域布局的一款應用,也是繼布丁電影票之后,著力打造的產品。推出的過程中,徐磊和他的團隊就已經從用戶角度,嚴選商家,并為商家考慮,盡量多的增加他們的曝光率。現在,雖然僅有Android版,但布丁K歌惠還是表現不俗。未來,或許它也會按照布丁電影票的模式不斷創新與發展。
據透露,2012年6月左右,布丁將會有大的動作和更多創新舉措,這其中,包括更多形式的優惠型電子產品的推出。此舉同樣是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這一核心價值。
其實,生活類應用最貼近人的切身需求,也更貼近消費,按照常理,它最容易突出重圍,走出一條良性發展的盈利之路。布丁正在做和將要做的,只是把垂直精準、簡單實用做到極致。這個道理每個人都知道,但這個規律,卻不一定每個開發者都會遵循。
推薦閱讀
隨著互聯網廣告的蓬勃發展,廣告主與廣告公司也日益重視投放效果的監測與評估。為了讓客戶更清晰、及時了解廣告真實投放效果,鴻媒體近日全新上線客戶系統,向廣告主與廣告公司提供真實、透明、全面的廣告投放結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布丁Apps:以用戶之名做“減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8/5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