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信部下發《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6萬億元,并對航空裝備、衛星、軌道交通、海工裝備等提出重點要求,同時明確提出,要完善時速300公里以上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制。
完善動車組研制
中國高鐵用8年的時間走完了國外走了幾十年的路,然而,這項本該讓國人引以為豪的技術卻因多起故障和事故受到質疑。
自去年6月底京滬高鐵正式通車以來,不到20天連續出現6次運營故障。“7·23”動車事故發生后,公眾的質疑倍增。去年8月,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降低新建高速鐵路運營速度。熱火朝天的高鐵建設驟然降溫。
此次《規劃》則進一步強調,要全面掌握動車組及客運列車技術,提高客運軌道交通裝備的可靠性、舒適性、可維護性,完善時速300公里以上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制。《規劃》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高、中、低速鐵路和城際鐵路的中國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技術體系、實現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開展高速鐵路寬帶通信的關鍵技術、智能化高速列車系統數據傳輸與處理平臺研究,開發先進的城際鐵路列控系統和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等。
高鐵地位被看好
盡管“7·23”動車事故曾被預言將“拖累”中國高鐵技術出口,但實際情況是,美國、孟加拉、喀麥隆等國的對華高鐵合作仍在如期推進。《規劃》也稱,我國軌道交通“部分產品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規劃》稱,2010年,中國軌道交通實現新產品產值869.9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5%。動車組、城軌車輛、內燃機車、大型養路機械等軌道交通裝備產品已出口到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伊朗、馬來西亞等國家。
不過,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也的確面臨自主產權不足的問題。比如,80%的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裝備、40%的大型石化裝備、70%的汽車制造關鍵設備及先進集約化農業裝備仍依靠進口。多數出口產品是貼牌生產,擁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
眾多中國經濟學家仍看好高鐵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就認為:“高鐵是所有這些高端制造業中最有基礎向前發展的產業。我覺得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里,還是高鐵是最容易達到安全控制的目標。”
推薦閱讀
昨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廣州股權投資市場規范發展的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明確股權投資類企業的設立條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注冊使用投資基金和投資基金管理稱謂,并根據企業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工信部:完善時速300公里以上動車研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8/5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