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科技訊 5月7日消息,在內地發布通信業“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的第二天,就有媒體報道稱,北京聯通在某小區實施光纖改造的過程中,因與物業公司就“入場費”問題難以達成一致,最終被迫停止該小區的光纖改造。
事實上,物業公司向電信運營商索取“入網費”的問題由來已久,自內地居民小區逐步引入物業公司制度以來,各地因物業公司企圖收取高額“入場費”而導致光纖改造和寬帶入戶停滯的事件就層出不窮,只是近兩年因運營商推進寬帶提速升級而更加突出。
有專家表示,物業壟斷已經成為寬帶中國戰略的最大障礙。但是,物業收“入場費”的權利又來自哪里?
物業阻斷光纖改造
自2011年年初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開始逐漸加大固網寬帶市場的投入,在全國重點城市推進寬帶提速和光線改造。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多地省分公司在針對已建小區實施光纖改造的過程中均遭到了物業公司的阻撓和漫天要價。
有運營商人士表示,在個別小區物業的眼中,光纖寬帶網絡改造已經成了“唐僧肉”,物業公司漫天要價,誰都想咬一口。
通常情況下,小區物業公司一般會向運營商收取每戶30至50元的入場費,有的更高,如果該小區有一萬戶居民,運營商就要向小區物業繳納50萬元的入場費,而且有些小區物業收費后沒有任何發票或者收據之類的憑證。
如果因為“入場費”問題談不攏,運營商就只能被迫停止光纖改造。在前述北京聯通被迫停止光纖改造的案例中,就是因為物業公司在無理由的情況下向運營商索取“每棟樓2萬元入戶費”,運營商無法接受而被迫停止的。
“而在這一環節中,絕大多數用戶并不知曉,反而會經常因此抱怨和投訴運營商未能按需求實施光纖改造。”北京聯通一工作人員向鳳凰科技抱怨。
鳳凰科技調查截圖
在鳳凰科技近期推出的《內地寬帶升級提速調查》(鏈接:http://survey.ifeng.com/tech/334.html)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32736名網友中,僅有16.45%的網友認為“物業公司搞駐地網壟斷,收高額‘入場費’”是造成寬帶提速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誰給了物業收“入場費”的權利?
既然運營商和物業是因為“入場費”問題談不攏而導致小區光纖接入停滯。那么又是誰給了物業公司收“入場費”的權利?又是誰在制定收費標準?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對話鳳凰科技時表示,實際上,在運營商寬帶進下去的問題上,并沒有任何規定說物業有權利向運營商收取“入場費”,更沒有收費標準而言。
有運營商人士透露,“入場費”的多少均為物業公司自行制定,可多可少,可高可低,其中存在大量的尋租空間和尋租行為。
“這實際上是物業公司利用監管漏洞和法律空白,挾持用戶,強行向運營商收取高額入場費,以賺取高額經濟利益。”鄔賀銓表示。
據鳳凰科技了解,于2007年出臺的《物權法》已經從原則上確立了業主作為小區駐地網等管線設施的產權所有人地位,即小區業主應該是小區內通信管線及基礎設施的產權人、所有人、使用人以及管理人,而不是物業管理公司或房產開發商。
這也就是說,物業公司和房產開發商均沒有替代業主向運營商索取“入場費”的權利。
在鄔賀銓看來,在相關法規和標準都不完善的情況下,想要打破物業壟斷存在一定的困難。不過他建議,對于新建小區,在小區建設初期采用第三方招標的方式確定運營商進場布網是目前看來比較合適的做法。
而對于老舊小區,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研究員林紫宜建議,各級監管機構還應根據《物權法》,把住宅小區寬帶入戶前的“最后一公里”作為小區業主的公共通訊設施,由小區業主集體(業主委員會)選擇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營,各家運營商均有平等的接入機會,居民作為寬帶的最終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哪一家運營商。(王鵬)
推薦閱讀
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要求的提高,許多家庭早已開始關注洗衣機的殺菌功能。市場上,納米抗菌、臭氧殺菌、銀離子除菌、負離子殺菌等,家用電器打出的除菌秘訣,五花八門,作為門外漢的消費者們無法判斷究竟哪個有用。 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7/5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