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一假期期間管理層針對資本市場的四大新政出臺,上證指數一周漲幅達到2.32%,與此同時,美股道瓊斯指數一周跌幅卻達到1.44%,與A股的走勢截然相反。是什么原因使得A股走勢再度與境外市場出現蹺蹺板現象,A股后續走勢又將如何運行呢?
從美股上周的走勢來看,道指在周初再創反彈新高之后,全周的跌幅主要集中在周五,單日下跌即達到1.28%,而周五公布的4月非農就業數據再度低于市場預期,無疑是道指出現大跌的主要原因,不過美股目前處于次貸危機以來歷史高位、今年以來領漲全球股市的強勁走勢也是其近來出現回落的大背景。
反觀A股市場,由于經濟增速回落已無疑問,目前A股市場一直處于自6124點回落以來的低點位置,再加上五一假期期間監管層四大新政的出臺,使得A股的反彈顯得并不突兀,只是與境外市場走勢的節奏并不合拍罷了。
與此同時,市場對于流動性漸趨寬松也有較強的預期,央行上周重啟逆回購就是這一預期兌現的重要表現。華泰證券分析師崔紅霞認為,此次逆回購的再啟意在保持資金面相對平穩,維持流動性的適度寬松,顯示央行正在運用多種工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流動性的管理操作,也表明央行在放松流動性的政策推進步伐上仍比較謹慎,但此舉并不構成對進一步降準的替代,二季度降準的空間猶在。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人士普遍看好A股近來的走勢,認為A股出現“紅五月”的概率較高。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劉成等就認為,近來監管層釋放出的積極信號不可忽視。下調交易經手費和過戶費體現了監管層讓利于投資者和證券公司的態度,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從而提高存量資金的活躍度。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體現了監管層實施資本市場改革的決心,切實保護投資者的態度。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正在不斷完善,將會朝著有利于A股市場有效健康發展和有利于投資者的方向繼續推進。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對于后市走勢較為謹慎,上海證券分析師屠駿就認為,滬深交易所發布新退市制度方案,對績差股的打擊以及消除A股市場結構性泡沫的積極意義不容置疑,但短期對市場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原因在于績差股價格中樞的下移未必換來績優股價格中樞的上移,經濟增速的下滑不支持與GDP高度相關的低市盈率周期藍籌股持續的估值修復。經濟、流動性乃至市場趨勢,都可概括成一個見底但缺乏趨勢的“L”形的過渡期中,“經濟差—政策松”的反彈邏輯已經落伍,前瞻性捕捉市場“預期差”的反向策略更易獲得超額收益。在市場依然沿用的“經濟差—政策松”的反彈邏輯背后,可能隱藏著市場對放松信貸約束、重啟基建投資等預調政策“托底”經濟力度的高估。特別的是,在所謂的“專家”一致認為重大利好、牛市啟動的喧囂中,強烈建議要謹防“黑天鵝”事件——謹防2400點上方形成多頭陷阱!
推薦閱讀
在華爾街投資諺語中,一直有5月沽清離場(Sell in May and go away)一說,而巧合的是,在過去一周,自今年年初開始走強的美股大幅下調,標普500、納斯達克等標桿指數均創下年內最大跌幅。與此相反的是,中國股市卻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A股再現蹺蹺板效應“紅五月”仍存疑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7/5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