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利用其資源優勢,迅速在手機市場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樣的戰略在平板市場收效甚微。未來,蘋果和三星將在電視市場一決雌雄。
效仿蘋果
有趣的邀請函,隆重的發布會,以及著名的會場,這些通常是iPhone和iPad發布會的標志。
針對新一代Galaxy手機的發布,三星再次效仿了競爭對手蘋果的做法。周四,三星在倫敦厄爾斯考特(Earl's Court) 展覽中心隆重發布Galaxy S III。
Galaxy S III搭載Google的Android系統,它是今年iPhone的最大競爭者。Galaxy S III的前任Galaxy S II現已售出2000多萬臺。除了智能手機,兩家公司還在平板和筆記本針鋒相對,今年底雙方還可能在電視市場一決高下——如果分析師預測的蘋果電視產品屬 實。
兩家公司的產品開發是如此的接近,以致于去年一年間雙方在全球范圍內發起了50多起專利訴訟。盡管如此,雙方還是依賴彼此。作為全球營收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產品仍會采用三星內存芯片和顯示屏。
借助巨大的市場成功,三星開始嘲弄蘋果的市場戰略。三星在美國投放的廣告便諷刺iPhone 4和iPhone 4S的太過相似,并呼吁蘋果用戶不要隨波逐流。
諷刺的是,為了在平板和智能手機市場追趕蘋果,三星自己已經成為一個隨波逐流者,三星從未推出過類似索尼Walkman和iPhone的革命性產品。與此同時,分析師也在擔心,隨著喬布斯的離去,蘋果未來的產品開發可能會失去創新性。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SA)分析師彼得•余(Peter Yu)表示:“蘋果將難以不斷推出革命性產品,尤其是在喬布斯離開以后。”
雙頭壟斷
據投資銀行Canaccord Genuity統計,三星和蘋果是手機市場的絕對統治者,今年第一季度雙方共賺取該行業99%的利潤。截至今年,諾基亞,RIM,摩托羅拉,HTC,LG和索尼仍在艱難盈利。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CS Insight分析師本•伍德(Ben Wood)表示:“手機行業存在蘋果和三星雙頭壟斷的危險。運營商希望擺脫這種束縛,客戶也有這種擔憂。移動手機已經成為主流計算平臺,競爭和持續的創新方能推動良性發展。”
野村證券全球技術專家理查德•溫莎(Richard Windsor)認為,對運營商而言,iPhone利潤微薄,但目前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觀,畢竟三星產品可以代替蘋果產品。與蘋果一樣,三星也是借助手機成 功崛起的消費電子產品公司。蘋果早在1990年代就以電腦產品聞名世界,而三星當時的主要業務還是家電產品。
隨著iPhone于2007年問世,三星開始重點開發移動手機,并且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市場宣傳。三星手機很快便采用了觸摸屏,并不斷利用其制造規模和元件設計優勢。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彼得•余表示:“三星是一個大型組織。它不擅于開拓新市場,但它可以利用其所有資源趕超任何領域的領先者。”
平板業務
相較蘋果,三星手機的類型和尺寸更加豐富。三星擁有5.3英寸Galaxy Note,同樣也擁有Galaxy Y低端機型,而蘋果僅有3.5英寸的iPhone。
但是,同樣的戰略在平板市場收效甚微。三星推出了7至10英寸不等的各類平板,但三星平板一直未能對iPad構成實質威脅。美國調研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首席執行官提姆•巴佳瑞(Tim Bajarin)認為,由于無法提供與iPad同樣質量的體驗,Google的Android系統要擔負更多的責任。
巴佳瑞表示:“平板與移動手機完全不同,隨著多種Android版本的出現,不同Android版本缺乏一致性,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碎片化問題。”
今年,微軟將推出Windows 8平板版本,Windows 8有望憑借其一體化方案與蘋果展開競爭。Windows 8還將幫助三星發展超極本業務。
電視市場
與其他領域扮演的追趕者角色不同,當蘋果今年推出電視產品時,三星在電視市場則扮演防御者角色。憑借豐富的功能,出色的屏幕技術和設計,三星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視制造商,三星電視的制造成本也低于競爭對手。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分析師邁克爾•加滕伯格(Michael Gartenberg)表示:“除非有機可乘,否則蘋果不會進軍電視市場。”其他的分析師則認為,蘋果在軟件,服務和內容方面更具優勢。
CCS Insight分析師本•伍德表示:“這將成為下一個爭奪的市場。三星將整合電視,平板和手機產品。但蘋果會發現三星的軟肋。三星在內容方面顯得不足。”
隨著兩家公司產品開發的繼續,雙方下一階段的競爭蔓延到電視市場。
推薦閱讀
雅虎 CEO斯科特湯普森(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 (小貝)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雅虎CEO斯科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日前致信雅虎全體員工,要求他們專注于客戶、股東和團隊,不要受到最近關于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6/5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