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Eloise)北京時間5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最近令人期待的LinkedIn原生iPad應用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了,不過說是原生應用,卻只有一個屏幕界面是基于iPad的原生系統開發的,事實上大部分都是基于原先的HTML5移動網絡技術打造的,支持瀏覽器運行和更多使用了Node.js。
LinkedIn移動開發團隊主管Kiran Prasad表示,該應用95%都是基于移動網絡環境進行開發的。驚嘆之余,我們也能理解,Kiran Prasad是LinkedIn移動應用開發團隊主力工程師,近期也參與開發了一系列基于移動網絡的應用。
Prasad和他的四人團隊共同打造了LinkedIn的這款精致的iPad應用,不禁要問,他們是如何基于移動網絡技術開發出一款不錯的平板端應用的。
iPad版LinkedIn應用(騰訊科技配圖)
特別是在如今硅谷愈演愈烈的Web應用VS原生應用大戰的背景下,LinkedIn一改往日傳統保守的形象躋身于移動技術的實踐先鋒。不過,這么說也有失公平,事實上,LinkedIn在移動網絡技術的研究已有一段日子,如今,它是移動網絡開發技術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也是最具有價值的移動開發案例的研究對象之一。
LinkedIn和它的移動網絡開發技術
Kiran Prasad 透露,“去年,我們推出了三款不同的手機應用。那時候,我們就開始采用HTML5技術進行開發,比例為60比40,也就是說,有60%的應用都是基于HTML5技術開發的。”
那時,LinkedIn最大看點在于打造了一系列使用Node.js的移動應用,當時很多人都認為LinkedIn下了一場賭注。不過,后來的結果是,開發團隊成功打造了結合原生和移動網絡功能為一體的iPhone和Android應用,模糊了原生應用與Web應用之間的界線。
Kiran Prasad說,現在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移動網絡技術。“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進行了投資,準備朝這個方向全力進軍,而且之前開發的產品都證明了打造平板端的移動網絡應用被是可行的。”
Kiran Prasad認為,雖然更大限度地提升開發性能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點,但是,卻不能以犧牲應用的美觀度、易用性和響應功能為代價。
他認為,“我們一直都把用戶體驗和應用響應速度看作是開發過程中的首要考慮因素。如果可用性不高的話,我們也就不會斥力開發移動網絡應用了。比起其他移動設備,iPad處理速度更快,功能也更加強大,于是我們就想,也許基于移動網絡技術照樣可以開發出一款具有同樣性能的應用。”
Kiran Prasad繼續說到,最終都歸結為是否能夠解決一系列小問題,即手指輕觸屏幕后能夠達到按壓屏幕上按鈕同時迅速彈回同樣的效果?是否能夠實現迅速的屏幕滾動?淡入淡出功能能否做到自然而沒有任何滯后的效果?
“我們內部進行了用戶調研,結果是用戶并沒有感到有太多的不同。沒人說,‘這是原生應用’或者‘這是網絡應用’。只要是一款速度不錯、用戶體驗良好的應用,沒人會注意到它的不同,” Kiran Prasad如是說道。
Kiran Prasad說,很多良好的性能體驗都得歸功于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設計要素,比如無所不在的漸變背景和圓角(rounded corners)。通過努力實現簡潔、干凈、平滑和雜志版面類似的效果,LinkedIn的這款應用在速度上也變得更快,性能也更好。
“我們一直試圖強調設計的簡潔化,同時也提升了運行速度,” Kiran Prasad如是說道。
LinkedIn更多依賴Node.js進行應用開發
公司對移動網絡應用開發加大了投入力度,同時Kiran Prasad也更有信心大刀闊斧的基于Node.js開發應用。
“我們現在仍然基于Node.js開發應用,而且使用范圍更大,這讓我們感到高興。過去幾個月以來,我們提升了性能,因此我們對它的使用率就更高了。現在我們的負載處理比之前提升了20倍。”
Kiran Prasad說,考慮到Node的穩定性,公司過去使用開源網絡服務器和反向代理服務器Nginx。“因為那樣比較安全,如果其中任何一個Node崩潰,Nginx將會及時報告錯誤,” Prasad如是說道。
然而,現在Kiran Prasad覺得不再需要這把保護傘了。“在服務器的平板端版本中,我們仍然使用Node,但是現在客戶端直接通過負載均衡器來訪問節點,這樣就不需要Nginx了。”
這次,團隊本身除了提升這種技術性能之外,還促進了節點工具生態系統的成長。Kiran Prasad 說,“其中我們改進了一些節點模塊,之后將會在社區中以開源形式放出,另外一些則是針對特定的應用。總的來說,節點工具是變得更好了。”
響應式設計并不總是奏效
最后,Kiran Prasad談到了移動應用新趨勢,響應式設計(Responsive design)。
響應式設計的關鍵點在于設計師或開發人員只需進行一次設計就可以自動響應、靈活調整兼容不同的設備,橫跨筆記本、平板電腦、電視、移動手機等多個平臺。很多支持者認為這有利于為廣泛存在的有連接設備分化提供解決方案,為此,很多公司提供特定的工具,旨在把這種響應式設計變得更加簡單和快速。
然而,Kiran Prasad不認同這樣的觀點。他覺得,對于那些簡單不復雜、一次性的網站來說,響應式設計或許還行得通,但是對于像LinkedIn這樣的復雜應用和網絡來說,響應式設計就不能奏效了。
“我們基于不同客戶端的用戶案例予以充分考慮,比如桌面端用戶可能更傾向于確立已久的用途,平板端用戶的使用環境則更多會在沙發靠椅咖啡桌旁邊,移動用戶端則是使用時間更短,” Prasad描繪出了不同客戶端用戶與數字信息進行交互的不同方式,讓我們了解到,人們在不同的客戶端交互方式和習慣都不一樣。
推薦閱讀
新型防反光玻璃材質若能成功運用,將大幅提升手持型設備的使用舒適度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會產生眩光線性,為日常使用帶來了很多不便。太陽明媚的時候,在戶外使用iPhone或者iPad會變得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LinkedIn iPad版應用中95%基于HTML5開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4/5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