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日前公布的年報顯示,2011年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投資回報率僅1.1%,這是近十年來,除了爆發金融海嘯的2008年外,投資回報率最低的一年。而金管局16名高管去年人均年薪超過500萬港元。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承擔著維持聯系匯率制度的任務,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只能持有大量低收益的美元債券。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包括淡馬錫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下稱“GIC”),投資策略則更為靈活,能獲得更高收益。
持美債比例過高
年報顯示,2011年金管局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率(不包括策略性資產組合)為1.1%。過去十年里,2008年其投資回報率跌到了谷底的-5.6%,而最高的一年為2007年的11.8%。
外匯基金是香港特區政府管理資產的平臺,財政儲備中大部分外幣資產、賣地所得的土地基金資產均轉撥至外匯基金。截至去年年底,外匯基金的總額已經達到2.54萬億港元。2011年,在全球各大主權基金中,淡馬錫和挪威政府養老金的年投資回報率分別為4.6%和-2.5%;中投公司2010年的年收益率達到11.7%。
香港外匯基金過去3年的平均年回報率為3.5%、過去5年為3.2%、過去10年為4.9%。相比之下,淡馬錫的回報率要高不少,其5年期(截至2011年3月31日)和10年期復合回報率分別達到7%和9%;另外,GIC的年報則顯示,過去5年和10年政府投資組合的復合平均回報率分別為6.3%和7.4%。而從近年情況看,這兩家新加坡機構投資回報率均比香港外匯基金要高不少。
目前,香港外匯基金大部分投資在回報較低的美元債券,美元資產占外匯基金資產的78.2%。在以公允價值計算的金融資產里面,債券總額為18536億港元,股票則僅有3588億港元,債券資產占比83.8%。
招商證券(香港)投資銀行業務董事總經理溫天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外匯基金重倉美債,主要是因為港元與美元掛鉤,外匯基金是作為維持聯系匯率制度的重要資產,需要隨時買入、賣出美元維持平衡匯率,投資比較保守,這和淡馬錫等其他主權基金不一樣。
“港版淡馬錫”何時現身?
近年來,香港金管局也一直加大多元化投資比例,去年外匯基金的另類投資總額高達871.57億港元,同比增加近1.3倍,其中去年物業投資涉及金額34.21億港元,回報率約為5.38%。
“目前所要考慮的是港元是否永遠與美元掛鉤,這在設置外匯基金的投資組合多元化角度時要多加考慮,另類投資或許是一個好的方式。”溫天納說。“如果真的要高風險高收益的話,最好要脫離香港金管局,成立一個獨立機構來運作。”此前,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提出成立“金融發展局”的設想,這一機構的設想是由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投資公司,屬于主權基金,被稱之為“港版淡馬錫”。
金管局年報還顯示:2011年16名高層管理人員的平均薪酬及福利總額達到518萬港元,其中總裁陳德霖去年薪酬及福利總額為903.8萬港元,同比增長8%。
2011年初到年底,該機構人員編制從775人增加到787人,人事費用合共為8.1億港元,人均薪酬等費用超過100萬港元。
淡馬錫年報則并未披露詳細員工薪酬情況,不過其采取了和風險回報掛鉤的方式,如因為2008年及2009年連續兩個財年都出現投資虧損的情況,員工被分配了“負數花紅”,意味著所有員工的花紅儲備結余都被削減。
推薦閱讀
[ 在我眼中,任何修飾都是蒼白無力的,只有黑白影像才能表達真實的美。 ] 這是英國攝影師安迪戈茨(Andy Gotts)第一次到中國高校演講。當他向眾人展示自己的攝影裝備時,一位攝影記者暗自嘀咕:像他這樣大牌的攝影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香港外匯基金去年回報僅1.1%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4/5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