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搶100萬精裝三房”、“194~235㎡天籟疊墅,認籌20萬抵60萬”、“獨推80平戶型特享5折優惠”……武漢市民謝婷(化名)捧著手機,反復翻看著大量樓盤促銷短信,很是糾結。
謝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最近一個月以來,她一天最多能收到15條購房促銷短信,從贈送精裝修、送全房豪裝、送物業費、送全套家電,到一口價房源、認籌即享開盤總價8.8折,再到折前減現55000元、直減40萬元,不管是形式上還是折扣幅度上都越來越給力,令她心動不已的同時,又擔心自己抄底抄到脖子上,“是現在就出手,還是再等等看,真的很兩難。”
記者了解到,進入5月,保利、萬科、福星惠譽等龍頭企業進入強銷期,多盤聯動、春季房展、婚房營銷、網絡電商、企業團購等手段多管齊下,預計5月開盤的住宅項目總量將達49個,入市項目數量較上月再增12盤。戶型上則主打40~100平方米之間的實用緊湊型。
對此,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副總監李國政認為,5月房企加大推盤量也是在國家調控政策基調不變的情況下,開發商放棄觀望,及時調整營銷思路應對變化的一種表現。
降價促量剛需入場
今年3月以來,20%左右的降價樓盤貢獻了樓市80%以上的成交量,購房者用實際行動提醒開發商——無降價不成交,促使“以價換量”成為部分開發商共識。
本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武漢南湖、后湖等地段頻現“6字頭”(單價為6000多元,下同)項目,漢陽中心亦不乏7字頭項目入市。一季度武漢銷量榜單前十名中亦多有實質性促銷,單價下調10%~15%,直接推動3月平均去化率達到40%,高于2月份的34%。
開發商調價促量、銀行利率放松迅速激起剛需入場。武房指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90平方米以下的房源銷售達到10421套,市場占比達到45%左右,這其中九成系首次置業。
同樣,今年一季度武漢銷量前十的樓盤中,幾乎都是以中小戶型為主。武漢本地一家房企銷售總監指出,總價在40萬~60萬元、首付在20萬以內的近郊房源較受歡迎。如金銀湖博大海藍灣3天賣出30套,萬科金色城市開盤當天賣出330套。
進入5月,宏觀政策進一步向剛需傾斜,各開發商也瞅準了這一機遇,紛紛推出剛需小戶型房源,以期撬動觀望已久的剛需,回籠資金。各大開發商爭相大打促銷牌,較有代表性的有中南國際城推5折房源、萬科金域藍灣認籌2萬抵5萬、金地瀾菲溪岸認籌5000抵10萬、復地東湖國際認籌20萬抵60萬等。
新浪樂居研究員張漢邦認為,近期部分樓盤價格調低后成交量放大,促使成交量持續上漲,但庫存重壓依然存在,“降價走量”策略將持續上演。
高端項目陷入兩難
在以價換量頗有成效之后,不少開發商卻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繼續降價,越來越吃不消;不降價,購房人又不買賬。
對此,湖北省房地產經濟學會專家殷躍建教授表示,3、4月份的銷售“小陽春”,實際上是受降價促銷的刺激,將去年累積下來的剛性需求一次性釋放。但降價通道一旦打開,購房人的價格預期將不斷調低,市場將進入“降價,熱賣——再降價,再熱賣”的降價循環。
湖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葉學平說,目前湖北的房價收入比高達8:1甚至10:1,而國外合理的房價收入比一般為3:1或5:1,雖國情不同,但收入上升、房價下降應是經濟健康發展所要求的合理趨勢。降價促銷,以時間換空間,將是最近兩年樓市的主旋律。
記者調查亦發現,在剛需樓盤以價換量的同時,一些開發成本較高的中心城區高端樓盤,其銷售卻停滯不前,萬元以上樓盤的消化速度進一步放緩,壓力變大。
武房指數顯示,今年一季度,面積140平方米以上或單價萬元以上的房源,成交分別只有2011套和1875套,處于4個季度以來的低點。
對此,李國政認為,剛需購買力消化完畢后,改善型需求和投資客戶若無入市動力,則無法消化眾多中心區的高端項目,這些開發商實際上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其主動降價的動力并不明顯。
推薦閱讀
盡管并非全城熱賣,但不得不承認,五一期間的廣州樓市出現了久違的熱鬧局面,凡是顯著降價的樓盤,都成功地吸引了買家的出手。 早在五一前夕,就有不少房地產專家推薦,廣州置業應該往東、往南發展。的確,廣州南部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剛需入場武漢49樓盤“以價換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4/5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