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昨天宣布與比利時聯邦控股公司(BFHC)共同投資一家名為A Capital的中國海外投資基金。該基金將專注于那些與中國相關或者在中國有潛在市場,擁有優秀品牌和先進技術的歐洲中型企業,其資金來源還將包括希望在歐洲尋求并購機會的中國企業。
接近中投公司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中投公司不能直接投資于國內,但是又希望能分享中國長期經濟增長帶來的投資機會,因此海外的中國概念一直是中投公司的投資重點——包括能源、礦產和大宗商品等。近年來由于中國逐漸從制造中心向消費大國轉變,歐美的領先消費品牌和技術型企業也開始受到中投的關注。
此次投資A Capital是中投近期與境外機構的一系列合作之一。據境外媒體報道,中投近期還有可能與黑巖成立一只類似的基金,去年則與俄羅斯政府合作成立一只合資基金。
中投和BFHC通過一只鏡像基金成為A Capital中國海外投資基金的一般合伙人(LP),雙方都沒有透露各自的投資規模。
“中投和BFHC在中比鏡像基金新基中出資規模相等,而且出資額都很大。”A Capital董事長龍博望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的出資額。
這只基金的目標規模為2.5億歐元,將繼續在亞洲和歐洲尋找新的投資者。“第二大資金來源是歐洲的工業家族資金,中國的民營或國營企業作為共同戰略投資者,我們預計總的資金規模將達到5億歐元,其中亞洲占到20%,歐美占80%,家族基金與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比例分別為40%和60%。” 龍博望說。
該基金的投資目標是業績優良、年銷售額在一億歐元以上、并在中國有強勁增長潛力的歐洲中型資本企業。
“我們投資的領域和中國市場是高度契合的。”龍博望表示,“該基金主要投資于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汽車、環保以及具有品牌的日用品和食品生產企業,投資規模在3000萬至5000萬歐元之間,幫助這些有潛力的歐洲企業成長,擴大他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而且可以把比如環保技術、交通等技術帶到中國。”
而投資方式主要是購買這些企業的少數股權,龍博望強調,相比做重振資本(turnaround),少數股權的投資方式更安全,更符合亞洲投資者的需要。該基金的退出機制包括在一級和二級市場出售股權,“IPO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選擇”。
據悉關于這項合作的談判早已經于去年9月份開始。
A Capital今年年初在盧森堡注冊成功,是一家主要致力于中國概念的私募股權公司,今年年初已經募集了一只海外人民幣基金。這家年輕的公司最為知名的一個項目,是幫助復星國際投資地中海俱樂部,一家法國的高端旅游企業。A Capital本身也參與了此項投資。
推薦閱讀
當員工規模縮減并不如外界所猜測得那么風聲鶴唳,券商在薪酬削減上則顯得雷厲風行。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關于各大券商降薪的傳聞便絡繹不絕,而券商年報的數據顯示,降薪確已是板上釘釘。 根據本報統計,15家上市券商>>>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4/5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