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寫新聞報道能否勝過人工記者?(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中濤)北京時間5月2日消息,美國知名IT雜志《連線》記者史蒂芬·列維(Steven Levy)近日發表長篇評論文章稱,雖然由計算機程序控制的新聞報道編寫技術已取得了長足進展,且該技術很可能致使大量記者丟掉“飯碗”,但至少目前這種威脅尚未真正顯現出來。
以下為列維文章全文:
未來新聞90%以上將為電腦化新聞
Narrative Science(以下簡稱“Narrative”)是一家專門訓練計算機編寫新聞報道的公司。假如Narrative技術已經能夠編寫出我今天撰寫的這篇文章,那我們很可能既不必提及該公司的芝加哥總部其實就在《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報業大樓附近,也不必揭示出這種可能讓記者丟掉飯碗的潛在技術,其實是部分誕生于美國西北大學梅迪爾新聞學院(Medill School)的媒體、整合營銷通信項目。顯而易見,這種諷刺意味其實是針對人類,而非計算機本身。
但至少目前尚未如此。
Narrative員工量為30名左右,該公司在芝加哥環路邊上有一個很大的房間。我們不妨試想一下這種場景:每隔30秒鐘左右,Narrative算法的如椽大筆就能撰寫出一則新聞報道,這無疑將引發我們進行哲學高度的思考。這種計算機撰寫的新聞可以是美國大學籃球聯賽的Big Ten最新進展情況,也可能涉及某家企業營收的聲明,更可能是把多個Twitter信息匯總成有關賽馬的新聞。此類文章已在諸如《福布斯》以及其他知名媒體(其中不少媒體不愿透露其身份)的網站上發表。Niche新聞服務已聘請Narrative為其注冊用戶撰寫后續報道,使Narrative成為著他們的體育“粉絲”、小型投資者或快餐店老板。
事實上,通過Narrative算法所撰寫的文章,讀起來并不是那么晦澀和生硬。當然,這種文章無法與美國體育評論作家羅杰·安吉爾(Roger Angell)的文風相提并論。但這種敘述平實的文章,卻能很快將賽事結果等信息傳達給體育愛好者。Narrative利用iPhone用戶在GameChanger應用程序中輸入的賽事得分結果等數據,進而撰寫出一篇篇文章。去年期間,這種軟件所生成的美國兒童棒球賽事帳號達40萬個,預計今年該數字將增至150萬個。
Narrativ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CTO)克里斯蒂安·哈蒙德(Kristian Hammond)管理著一群編程人員和技術工程師。在哈蒙德看來,這些文章只是計算機寫作的開始,最終計算機寫作的文章將在新聞產業中占據著主導優勢地位。這種優勢地位將究竟有多高?去年我曾要求哈蒙德回答這個問題,他最初有點“王顧左右而言他”。但在我的連續追問下,哈蒙德說出了這樣一個數字:“90%以上。”
這也是我為何決定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所在,并希望自己趕快完成,以免被一部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搶在我前頭發布了同類文章。
哈蒙德卻安慰我道,大不必為此而擔心。哈蒙德堅稱,這種計算機撰寫的新聞稿,并不會讓新聞記者等人員丟掉飯碗,他們今后仍將能夠每月按時領取薪酬。隨著新聞產業規模的空前增長和擴大,計算機將通過相關數據而撰寫出成本低廉的新聞稿,此類文章將涵蓋大量活動、產業趨勢和產品開發,而這些領域目前尚未被傳統記者所關注。
然而這并不是說計算機所撰寫文章,將永遠處于邊緣化的位置,也不會永遠被限定在一些小打小鬧或生成一些簡單的企業營收評論上面。哈蒙德最近曾被問及這樣一個問題:今后20年內,計算機所撰寫文章能否獲得普利策新聞獎(Pulitzer Prize)?哈蒙德回答道,應該用不了20年,5年之內就可能實現該目標。
推薦閱讀
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網速表現(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 (晁暉)北京時間5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內容發布網絡服務提供商Akamai發表報告稱,韓國網速去年第四季度蟬聯榜首,平均網速達17.5Mbps,日本和中國香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3/5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