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以前,此次招標對企業設置了不少門檻,新一輪政策補貼只針對部分企業。”4月27日,廣州奧迪通用照明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關旭東說。
按照《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的要求,今年10月1日起,100瓦以上的普通照明用白熾燈正式被淘汰。3月20日,由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組織的“2012年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在北京進行公開招標,全國110家企業參與。但不少LED企業反映,此輪招標設定了眾多限制條件。
提高門檻
本次招標產品包括用于室內照明的LED筒燈、反射型自鎮流LED燈,以及室外照明產品LED路燈、LED隧道燈4類產品,是國家對LED燈具產品的首次財政補貼。同時,參與此次投標的企業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
“此外,招標還設定了不少限制,例如要求有節能認證等等,我們后來才知道這必須幾年前就開始申報。”關旭東說。廣州光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檀煜指,權衡情況后公司最終選擇不參與。
參與此次投標的企業名單中除了有飛利浦、歐司朗、松下電器、東芝等國際企業,還有上海明凱、上海三思、浙江生輝、天津海宇、大連路明等專業LED企業。此外,還包括惠州雷士、陽光照明、上海亞明、雪萊特、廈門通士達等由傳統照明轉型LED的企業。以補貼比例約為采購價格的30%來計算,預計總金額將達數億元。
“前期的補貼政策引發了LED上游投資過剩現象,這使發改委在制定新一輪扶持政策時更加謹慎。”一位接近發改委人士對本報表示。
2009年,國家推出“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示范城市方案,后來又對LED上游的芯片生產機進行補貼,觸發了路燈及上游投資過熱。后來國家叫停了對LED的補貼,失去政策補貼的LED企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寒冬,深圳、佛山、東莞、中山先后出現了LED照明企業的倒閉潮。
實際上,早在去年底業內就有吹風,下一輪的補貼政策將一改以往作風,更具針對性地對十來家企業進行補貼扶持,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培育具競爭力的LED品牌。
洗牌加速
廣東光亞照明研究院統計顯示, 12家企業2011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僅勤上光電和聯建光電兩家保持了增速的小幅提高,另外10家企業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在2010年營業收入保持了234%的增長速度的長方照明,2011年營業收入增速僅為57%。萬潤科技業績甚至為零增長。此前,LED行業的年均增速高達70%。
經歷了幾年的狂飆突進之后,國內LED行業步入出口低谷期,年初至今,國內LED企業來自歐美的訂單大降三成的情況非常普遍。
“行業暫時的低谷提供了洗牌的時機,國際巨頭和爭相上市的國內LED企業則成為洗牌的主導者。”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創辦人潘文波表示。
潘文波透露,6月舉行的第17屆廣州國際照明展參展面積比去年擴大了10%,但企業數比去年減少了12%,由2900多家減為2600家,顯示了企業集中度提高,行業洗牌正在開始。
補貼名單將于近期分批對外公布。“政策更多是給予市場信心,對于企業來說,練好內功才是根本。”洲明科技(300232)市場總監劉家序說。
與行業狀況背道而馳的是LED的IPO熱潮。據統計,僅今年一季度,已經上市和過會待發的LED企業就有8家,比去年全年LED企業上市公司總數還多;其中,在3月份上市和過會的就有6家。今年LED企業上市潮將繼續上演。
光亞照明研究院分析認為,上市潮的出現實際上是企業在為未來做準備,否則很有可能被潛在的并購者吞掉。
推薦閱讀
膠囊價格將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LED補貼路徑轉換:從普惠到重點突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3/5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