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大省的GDP增速已出現明顯分野。
根據各省公布的一季度數據,粵浙經濟增速已創三年來的新低,“世界工廠”東莞一季度增速更僅有1.3%。蘇、魯雖受到一定的影響,但走勢仍比較平穩。
粵浙此前也有一波高增長行情,但在緊縮政策開始后,驟然陷入低谷。專家分析,浙粵自身經濟結構不合理,轉型升級緩慢等問題,在“4萬億”結束之后,開始逐一暴露。相反,蘇魯新興產業啟動迅速,對外貿依賴程度較低,扛住了此輪經濟下滑。
粵浙不敵蘇魯
江蘇省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0881.5億元,同比增長9.8%。此前山東省數據也顯示,一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0089.1億元,同比增長9.7%。
相比蘇魯的平穩增長,浙粵兩省增幅創下了三年來的新低。廣東一季度GDP比上年同期增長7.2%,浙江省一季度經濟增速也僅為7.1%。
梳理2009年一季度以來粵浙與蘇魯的發展軌跡,發現差異明顯。2009年一季度,受金融危機沖擊,廣東省GDP僅增長5.8%,創下了20多年來的新低,其后走出低谷,全年實現9.5%的增長。2010年增長12.4%,2011年隨著宏觀經濟不斷下行,增速降至10%,至今年一季度只有7.2%。
浙江經濟走勢與廣東類似,五個時間點的增速分別為3.4%、8.9%、11.8%、9%以上和7.1%。
相比之下,江蘇2009年首季增長10.2%,全年增長12.4%,2010年增長12.6%,2011年增長11%左右,至今年一季度仍有9.8%。山東2009年首季雖僅有7%,全年增長11.9%,2010年增長12.5%,2011年增長10.9%,至2012年一季度增長9.7%。
可見,金融危機之后,在國家4萬億投資等因素拉動下,一度陷入低谷的粵浙經濟迎來了較大反彈,與蘇魯的差距不大,但一旦刺激政策減退后,又再次陷入低谷。對此,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對媒體指出,4萬億救市帶來的經濟的快速恢復掩蓋了浙粵自身經濟結構不合理、轉型緩慢等問題,但隨著政策緊縮,這些問題開始暴露。
廣東省社科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廣東外貿依存度比江蘇、山東高很多,受國際市場影響更大。而江蘇產業結構比廣東好,重工業和新興高端占的比重較大。
江蘇省發改委原主任、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也對本報表示,江蘇經濟增速保持較高水平,是江蘇此前提出的向“創新型經濟轉型”戰略效果的逐漸顯現,江蘇經濟的整體驅動力量,正在由資源驅動逐漸轉向創新驅動。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一季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873.6億元,同比增長18.1%,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36.2%。
而對廣東、浙江來說,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低附加值產業所占比重仍很大,工業投資、新興產業等方面又遠不如蘇魯。
數據顯示,在投資、消費、凈出口三駕馬車中,投資強勁仍是江蘇最突出的特色。一季度,江蘇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31.4億元,同比增長22%。與高額投資相匹配的是,一季度江蘇的貸款增量也在全國領先,全省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045.9億元,同比多增360億元。
盡管目前廣東仍是經濟第一大省,但江蘇無論是在產業結構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方面均優于廣東,因此經濟增速高于廣東也是必然。“而且這個趨勢會持續好幾年的時間。”成建三說。
津渝超越莞深
與全省類似,廣東省內的深圳、東莞也創下了三年來的新低。
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深圳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507.37億元,同比增長5.8%,這一增幅甚至低于2009年年初金融危機肆虐之時,創下了深圳特區成立以來的歷史最低點。2009年3月,深圳的GDP增速曾一度降至6.5%。
而同期天津實現GDP 2582.6億元,增長14.7%;重慶實現GDP 2523.87億元,增長14.4%,均超過了深圳。
對此,不少專家認為,深圳被其他城市超越是必然的,這一方面緣于深圳的土地空間趨于飽和,大項目落地深圳受限;另一方面也跟近年深圳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有關。
相比之下,“世界工廠”東莞的情況更不樂觀,其一季度GDP僅增長1.3%,僅比2009年一季度略好。2009年第一季度東莞經濟曾創下負增長2.5%的增速。
“目前形勢確實比較嚴峻,沒有跡象表明接下來東莞經濟會明顯提升。”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東莞市政府特約研究員林江告訴本報,東莞的制造業和產業集群都有很好的基礎,但這種基礎必須要有良性循環才能發揮出來,否則就可能變成負擔,而東莞目前的產業升級目標尚未形成。
不過,不管是深圳、東莞,還是整個廣東,盡管一季度增速較低,但后期走勢仍存在較多利好,一是季節性因素影響,導致一季度數據不太理想,尤其是傳統來看,廣東一二季度占全年經濟比重較低,而三四季度較高,而江蘇剛好相反。
另一方面,近年來廣東通過“騰籠換鳥”、“雙轉移”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會有意識地壓縮傳統產業和低附加值產業的發展空間,這本身會帶來經濟的減速和產能的萎縮。
推薦閱讀
由于擔憂奧朗德在5月6日法國總統大選決定性的第二輪投票中戰勝現任總統薩科齊,金融市場曾一度動蕩不安。投資者們擔心,奧朗德將阻礙歐盟25國財政契約的批準和執行,從而使歐元區國家再次陷入削減赤字的掙扎。 在上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沿海增速現分野:粵浙急剎車蘇魯未變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2/5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