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比亞迪http://www.bydauto.com.cn/宣布對旗下五款主力車型進行上市多年來首次官方降價,最高降幅達15000元。有媒體“驚呼”“比亞迪打響今年汽車降價第一槍”,新一輪的汽車價格大戰拉開了帷幕。
但這是真降價,還是假降價?這引起了一些網民的懷疑。根據近兩天一些網民的自發統計,比亞迪此次降價與去年較低價格的對比顯示,14款具體車型中的9款早在去年就已跌破了現在的官方優惠價。這讓人感覺,比亞迪此次高調對外宣稱降價,倒像是給消費者在制造一場“煙霧彈”。
從一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比亞迪“降價”的原因,今年1月份,比亞迪僅銷售了5.2萬輛,同比下跌了15%。而同期全國乘用車銷量增長了17%。導致比亞迪銷量下降的正是占其銷售比重較大的F3兩廂和F6,這兩款車銷量降幅均超過60%。剛過去的2010年,比亞迪汽車銷量增速僅為行業平均增速的一半,沒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翻一番的目標,年終將產銷目標由年初的80萬輛下調至60萬輛,但最終全年銷量僅完成52萬輛,同比增長僅15.5%,比2009年逾170%增幅大幅放緩。
2010年被媒體稱為比亞迪的問題之年,其多次被推到風口浪尖,經銷商大范圍的退網;西安50億元40萬輛產能擴張項目因涉嫌“非法占用耕地”被緊急叫停等等。《21世紀經濟報道》與蓋世汽車網曾進行過一次聯合調查顯示,對于比亞迪在2010年所遭遇的巨大發展挫折,業界普遍認為是由于其過快擴張之下管理體系滯后所致,投票比例達40%。同時,產品更新換代周期過長以及新產品的乏善可陳,是導致比亞迪兵敗另一大因素。
品牌價值低、產品線薄弱、商務政策不穩以及管理體系滯后是比亞迪出現“急剎車”的主要原因。在急求規模壯大和市場份額提升的戰略中,比亞迪內部系統的運行已經嚴重超負荷,2010年其所遭遇的各式困境以及表現出來的疲態增長,只是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
在這個歷史時刻,采用降價的手段是否能挽回銷量的萎靡、消費者的青睞,讓人懷疑。以比亞迪F3為例,這是2005年推出的一款A+級經濟型用車,它的外觀借鑒了日、韓系車的設計,又因其適中的價位銷量曾一直不錯。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份,比亞迪F3累計銷量23.74萬輛,蟬聯前11個月單一車型累計銷量冠軍。但是與此同時,此款車的美譽度也降到了歷史最低。
根據統計顯示,12月份比亞迪F3的網絡熱度漲幅明顯,比11月漲幅達到38%,話題量也比11月份上漲了7%.在緊湊型車2010年的年度收官之戰中,贏得了不少網民的關注和討論。但在熱度高漲的同時,它在網絡上的美譽度卻拉響了警報,美譽度下降25%,排名下跌了14位。針對比亞迪的投訴問題集中在發動機故障、三四檔時車身抖動以及售后服務方面。
用降價的方式試圖解決燃眉之急讓比亞迪在管理體系上的問題更加暴露無疑,而且其目前的降價方式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雖然許多人在不知內情情況下會給比亞迪帶來銷量的短期增長,但這也許只是曇花一現,對消費者的不誠懇也終會使消費民意進一步喪失。
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律也表明,僅憑一兩款暢銷車型要想保持持續數年的高增長,以及通過網絡的迅速鋪張維持這種高增長并不現實,比亞迪在品牌價值低、產品線薄弱、商務政策不穩以及管理體系滯后等產生的負面效應已經將“比亞迪模式”逼上自我反省的境地。癥結不除,它將長期受累。比亞迪股價今年以來已累積下跌17%。。有分析師稱,此次降價會再次給比亞迪的盈利帶來負面影響。要使得企業營運良好,比亞迪在管理上應遵循汽車業發展的基本規律,避免初級錯誤。
推薦閱讀
瓶蓋手霜 于 2011/2/28 13:04:13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車友評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轉貼]比亞迪真假降價背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10304/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