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里稱有大宗拋售的便宜房,門店卻說“查無此事”,中介前后矛盾的“烏龍”事件,破壞了張先生周日的好心情。春節過后,北京二手房市場從日成交千套的瘋狂轉入觀望。為了抓住細則落地前的最后機會,一些心急的中介開始用拋售“抄底”、指導價上調等謠言,全面“忽悠”買房人出手。
7套拋售房產全無蹤影
“團結湖的房子,單價就24000元,要不是業主著急拋售,去哪找這么便宜的價格。”休息日一大早,市民張先生接到了某中介團結湖分店的經紀人小李的電話,向他推薦難得一遇的“抄底”機會。“業主是個炒房客,手里有7套很不錯的房子。因為害怕三輪新政后賣不上價,所以想趕在北京細則落地前便宜拋售了。您的心理價位不是每平方米25000元么!這套正合適,機不可失。”
掛了小李的電話,當天下午,張先生找到門店,想細細打探房子的情況。誰知,根本就沒有客戶拋售7套房產這回事,小李口中那套單價24000元的便宜房,也變成價格正常的待售房。“折騰半天,就是一場忽悠。”張先生的話音提高了八度。
“團結湖附近多是公房,根本不太可能有買家大宗拋售。”一位資深中介人士告訴記者,細則都還沒落地,大宗拋售的現象不會迅速顯現,經紀人只是以此為“噱頭”,騙取購房人進店看房。
傳過戶指導價要調3倍
比起降價拋售,過戶指導價要調高的傳言,這兩日也在購房人中盛傳。
市民林女士前天就接到了一個中介的電話。“他告訴我,再過幾天,北京市二手房的最低過戶指導價就要全面上調,比如原來是7000元,調整后就得變成21000元。這么一來,即使是套小戶型,契稅、營業稅的成本也得多出小十萬。”經紀人在電話里不停地算賬,以此勸說林女士趁早出手。
“我已經有房了,就沒理他。但我的一個朋友,周末接到類似的電話后,就著急去看房了。”林女士告訴記者,中介那神神秘秘的態度,和一驚一乍的語氣,讓她覺得很不靠譜。記者昨日咨詢了鏈家、中原等幾家大型中介門店的相關負責人,都表示暫未收到指導價要上調的通知。
心慌抓住“最后的晚餐”
昨天下午三點,雙井橋西的一家中介門店大門半啟,三四個經紀人安靜地坐在店面里,門外行人熙熙攘攘,卻沒有一個駐足觀望。
據“鏈家地產”的監測數據,2011年節后第一周,二手房新增房源量、客源量與2010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40%和10%。業主的惜售心態變得明顯,而部分購房人也因調控所限被迫退出市場。
“根據要求,北京細則中旬前必須落地,屆時購房難度就會因限購而加大。從去年調控經驗看,市場至少將有兩個月的觀望期,成交量也會迅速下降。所以,政策落地前的這幾天,就成了中介努力搏一把的最后機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謊稱有房源拋售,傳出過戶指導價上調,追根溯源,就是為了讓買房人恐慌,趁著未限購前抓緊入市,贏得“最后的晚餐”。
記者快評
二手房最低過戶指導價將調高3倍的傳言為什么會打動買房人?是因為大家都明白,北京的過戶指導價確實太低了。2006年,綜合房屋所在地址、房屋種類、房屋年齡等各項系數后,北京出臺了這份價格,并表示會對其進行不定期調整。但是,4年過去了,樓市價格翻了多倍,可過戶指導價卻從未變動。兩者的巨大差值,為“陰陽合同”的泛濫提供了土壤。
政府主管部門意識到了“陰陽合同”的危害。新出臺的《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中就提出,房地產經紀如果協助簽訂“陰陽合同”,最高將被處以停業整頓。但是,除了事后處罰外,適度提高過戶指導價,從源頭上消除逃稅的空間,顯然更不可缺。(趙瑩瑩)
相關新聞
節后首周成交量下滑六成
均價依舊盤踞2.6萬高位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春節后的首周2月7-13日,北京樓市成交量明顯降溫,其中期房住宅成交量僅為740套,現房住宅成交量為161套,而二手房僅成交了3110套,總成交量從春節前最后一周的10177套下調到了上周的4011套,下跌六成。
另據亞豪機構統計,上周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26416元/平方米。雖然環比前一周下跌7.35%,但仍然盤踞高位,主要是由于中低價位房源成交有所減少。上周成交均價在2萬元/平方米以下的房源占總成交量的38%,不足4成,而1月份這一比例則高達56%。
“成交量大幅降低,說明新國八條及加息等政策疊加效應開始顯現。”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張大偉指出,因為優惠利率的取消及加息疊加影響,相比春節前,同樣20年貸款百萬的首套房,因為享受85折總利息款為642807元,而在春節后則因為基本恢復基準利率及加息需要803533元,增加超過15萬,月供增加超過600元。(記者姚麗穎)
推薦閱讀
舊房子還沒拆,地基也沒開始打,沒影的新房子半年前就已經賣光了。在河南省光山縣,認購了縣城北部弦城書苑的居民老周這段時間有些忐忑不安。 2010年五一前他就交了五成首付款,辦理了購房手續,但至今未看到樓盤有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房產中介介拋售便宜房“忽悠”覓買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10216/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