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成了“私家花園”綠化帶
據南京市博物館一位要求匿名的考古專家向中國青年報記者介紹,目前將軍山已被發現的明朝沐氏王公墓葬有10座,而考古學者預計不止于此。
記者在工地內還看到,有的古墓頂上堆滿了木頭和金屬建材,建筑工人把古墓形成的拱起當成普通的土包,就站在墓頂上作業、推著小車上下,對“文物”渾然不知。
在2006年媒體的報道中,落款為“2002年10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赫然豎立在沐瓚墓旁。但是當中國青年報記者2010年年底來到這里時,這塊石碑已經挪到了“茍延殘喘”的沐英墓旁,而沐瓚墓已經消失在了豪華別墅里,成了一塊綠化帶。
依照國家文物保護相關法規,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將軍山“明朝功臣墓葬區”必須具備相應的保護區域和控制建設區域。根據媒體報道,在2006年的將軍山工地,這一保護區域是由竹竿加草繩圍起來的,南京市文物局文物處當時的解釋是,“以沐英墓為基點,向東、向北、向西各延伸50米,向南延伸的距離要長一些,大概兩三百米遠。”
但是目前,甚至連竹竿和草繩都不見了蹤影。
南京市政府曾在2005年7月明確表示,要對沐瓚墓進行保護,在當年給沐氏后人的批復中,明確寫道:“南京市文物局正與開發公司協商,保護方案亦將于近期制定并付諸實施。”
但5年多之后,這個“保護”的結果,卻是沐廣飛難以接受的。如今,沐瓚、沐朝弼墓已靜靜地化作了復地朗香別墅里的路邊綠化帶,栽滿小灌木,再也看不出曾經黔國公墓的痕跡。
在覆蓋兩座明朝墓的別墅區門口,寫著“私家花園、謝絕參觀”。想去看沐朝弼墓的沐家人已經多次被小區保安阻攔。
別墅小區物業負責人劉女士說:“我們是成熟小區,外來人士不能隨便進入。小區是已經交付的,我們是物業,你說的這個事我不好處理,如果你要進去,要有正當程序,去找地產商、找政府。”
“我的天!進去竟然還要經過政府同意嗎?”沐廣飛說,“圈地都把我們祖墳圈進去了,難道我們掃墓都進不來嗎?”
“不是登記了就能進去的,如果你家在里面就可以,或者得經過住戶的同意。”
“我家不在里面,但我們的老祖宗在里面啊。”沐廣飛無奈地笑著說,“只是喊我們老祖宗,他們不會答應。”
據沐廣飛介紹,南京市文物局也曾答復上訪的沐氏后人:“在江蘇省文物局文件尚未下發前,我局已專門委托東南大學做了設計,根據專家會議的意見,現已完成了對沐瓚、沐昂、沐朝弼墓的結構加固和防水處理,并采取回填的方式進行原位保護,其上及周邊的別墅已全部停建。”
“政府說保護,我們是來看看怎么保護的……”沐廣飛說著說著,說不下去了。
古墓和別墅哪個更重要
沐廣飛為了墓葬區的保護一直四處奔走,“一次次在給政府部門的材料后面寫下‘沐氏后人’的落款,混雜著來自歷史長河的驕傲和痛心。”
沐英作為明朝開國元勛,死后被追封為黔寧王,葬于南京將軍山。圍繞沐英墓地,還葬有自明洪武年至明末沐英家族后代其他重要成員多人,沐家在將軍山形成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墓葬群。
推薦閱讀
點擊查看畫報:三亞最大貧民窟遭強拆 政府趁住戶回老家拆遷 當地政府趁住戶回老家之機實施拆遷 近日,一篇名為《大年初一走訪三亞最大貧民窟》的網帖現身各大 網絡論壇。網帖說,海南省三亞市鐵錘行動聯合執法組于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南京將軍山明朝古墓群遭破壞 建天價別墅840萬起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10213/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