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不僅具有商品屬性,還具有金融屬性。
房屋具有商品的使用價值,即可以居住,同時,還具有金融屬性,房屋并不隨著固定資產的折舊而折舊,相反,由于級差地租的特征,使得房屋還具有保值增殖的屬性。很多房屋,十年前值20萬,住了十年后還能升值200萬。這是人們所以喜愛投資房產的原因所在。特別是在當前中國幾乎是單邊市場的階段,很多人用行動而不是嘴巴證明了他們對于房產的偏好。
NO.2時間價值的體現很明顯。
2006年的房子與2010年的房子是不一樣的,雖然只有三年時間,但是這三年的時間差少支付的成本有時候可以多達50%——70%。也就是說,如果一套房屋在2006年價值20萬,三年后可能就是60萬。昨日的房子不是今日的房子,明日的房子不是今日的房子,最主要的因素是地租的提升,導致房屋價格的變化。次要因素可以是周邊配套、交通設施、工作機會的改變,導致房屋價格的改變。當然,有變好的,也有變壞的,這是根據周邊環境的改變而定。
NO.3利率導致存款不劃算,沒有買房好,房屋成為第二儲蓄兼投資的工具。
存款利率比不上通脹率,資本勢必從銀行流出,尋找保值甚至牟利的機會,在中國傻子都看到了房地產的儲蓄屬性和投資屬性。因此,很多人都進入樓市,更導致了房屋價格的上漲。貨幣貶值因素,是房屋投資屬性特別強烈的第一推動因素。現在房地產市場發達,兌現并非難事,因此,現在的房地產名為不動產,實質上流動性還是很強,而且還能獲得更多的溢價和利潤。
NO.4買房具有其他投資不具備的優勢。
黃金珠寶雖然保值,但是真假難辨;其他大宗商品雖然也保值,但是需要地方保管而且還可能買到高位;保險在中國感覺有點難兌現。如此等等,很多人將投資房產作為交代未來的工具。而且,房租還可以賺錢,相當于每月多一個人工作。
NO.5其他金融市場風險大,風險不大的沒有房產利潤厚。
炒股是必須時時盯著盤,而且風險很大,國債穩定但是收益小,投資基金更是不靠譜,不僅要虧本,還要繳納管理費。
NO.6大量資金和行業綁架房地產,很多行業的未來都壓在了房地產身上。
房地產是支柱產業,這一點很多人都在質疑,質疑的原因在于,沒有一個國家靠房地產崛起的。這一點不假,不過,房地產對于各種投資的拉動是顯而易見的,對于居民生活的改善也是不可小覷的。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行業都寧愿被房地產綁架,將命運與需求強勁的房地產綁在一起。
NO.7國際游資最愛中國房地產,但無奈限制比較多,不過終究有辦法進入。
同日暮西山的西方房地產市場相比,中國的房地產需求強勁,很多外資都想分一杯羹,他們利用各種金融途徑滲透進來,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房企都在尋找私募路子,緩解資金危機,很多資本買進上海的寫字樓,他們看中的是上海的未來,特別是金融中心建好后,能像紐約那樣賺大錢。
NO.8城鎮化推進,不斷釋放需求,進而拉動房地迅速發展。
我國現在的城市化率還不到50%,最近國家希望加速農民市民化,大量的農民工作為兩棲類人群需要城市生活,這不僅需要將農民生活進程,還需要國家的社保完善。不過,不管怎樣,城鎮化是中國的趨勢。
NO.9供地模式壟斷,市場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
中國的土地模式是壟斷的,這是一個現實。而且,是吃飯——居住切換率在中國來說是兩難的問題,基于此,政府往往選擇保糧減少居住土地,雖然這有減少土地供給提高地價謀取高利的嫌疑。不過,中國的人多地少是一個現實,土地怎么用是需要效率的,但現行的供給往往是堵住閘門,任由地王出現推高地價。今后土地供應更為緊張,征地成本會越來越高。
NO.10調控人為造波段,可以趁機入市。
現在市場在政策的強壓下,已經低迷三個月了,現在不少地方量價齊升,排隊購房現象重現江湖。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假反彈。如果繼續看好未來的空間,現在還可以從容的入市。
當然,以上幾個理由,是在看好未來十年的房地產市場基礎之上的結論,如果情況變化,相應的優勢就要變成劣勢。記住一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推薦閱讀
中廣網杭州2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近日揭曉,杭州房價躍居榜首,新房均價達25840/平方米,創歷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緊隨其后,上海新房均價下降至19168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房價就是神馬 必須買房的十大噴血理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10210/3895.html